我爱古诗词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者在接触某篇文章或书籍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下对文章或书籍的总结和评价。写好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方便大家学习。

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篇1

今天,终于到了看书的时间了,我捧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读的内容是托尔斯泰传的第二篇《从喀山到高加索》。从这篇文章之中我知道了托尔斯泰一开始并不像我幻想的那样学习多么名列前茅,而是成绩十分平庸。在他的青年时期中,托尔斯泰一直重新觅得并试练种种与他适当的学说。

他把自己分析、分析……这无休止的分析,使他容易陷于空虚,但同时这也是他的`艺术的最珍贵的源泉。托尔斯泰厌倦了优秀阶级,他去、借款,彻底的放荡。1851年他避往高加索,混入军队中,在他的哥哥尼古拉那里。但在高加索他醒悟了,开始初吐它初期的花苞:《童年时代》、《一个绅士的早晨》、《侵略》、《少年时代》、《高加索人》、《十二月党人》等陆续写出。尤其是《童年时代》,它对托尔斯泰的成名很有帮助,但他却对这部文学作品十分挑剔,“这是糟透了,”他和比鲁科夫说“这部书缺少文学的诚实!”不过,有这种看法的只有他一人。

我很想知道托尔斯泰的军旅生活是怎样的。

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篇2

一个出生贵族的大作家,却长着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并没有独特的一面。或许他是粗鲁的,但他的灵魂是高贵的。他那眼睛,他那犀利的目光,似乎能将世界的一切事物尽收眼底,这就是列夫·托尔斯泰。直到现在,我才真真正正地了解到列夫·托尔斯泰,了解到一个作家对腐朽生活的批评和厌倦。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的灵魂被震撼了,特别是读到列夫·托尔斯泰的犀利目光时,我仿佛也被这目光击中了一样,敏锐深刻,而且能够激发我的创作灵感,与之前读描写托尔斯泰丑陋外貌的感觉大有不同。

虽然开头的种种描写片段让我感到非常吃惊,茨威格把他的长相,性格描写得让人无法接受,似乎托尔斯泰是一只吃人的狮子。但后来他的各种优点各种感情,全都包含在那双“有一只眼珠”的眼睛体现出来。托尔斯泰给我的感觉就是,他的心灵美根本与他的外表没有一丝联系。托尔斯泰就是与俄国人民共同的命运,坚决站在农民的立场,否定富裕腐朽的生活,即使他本身也是出自一个很富有的家庭。

或许外表丑陋但是心灵高尚的列夫·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让我们见到了作家不同的一面,那种内心的震撼,让我感受到了许多……

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篇3

今天,我读了第三章《军事生活》,知道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军事传奇。自1853年11月以来,俄罗斯向土耳其宣战。列夫·托尔斯泰转向北方和南方,但他始终怀有一颗爱国主义的心。他勇敢地战斗,经常处于危险之中,但他并没有失去写作的信心。在这座碉堡的庇护下,在隆隆的炮火声中,他不可磨灭的塞瓦斯托波尔编年史写下了他们的悲伤和他自己的悲伤。这三部编年史——1854年12月的塞瓦斯托波尔、1855年5月的塞瓦斯托波尔和1855年8月的塞瓦斯托波尔——都体现了列夫·托尔斯泰强烈的爱国精神。

我通过列夫托尔斯泰的描述了解了战争的残酷,这是一部在死亡的最后时刻仍在发展的世界喜剧。特别是,恐惧被他明确地识别出来,他的面纱被揭开,一丝不挂地暴露出来。在此期间,列夫·托尔斯泰先后写了许多作品,如《两个轻骑兵》、《柜台日记》和《三个死人》。然而,六个月后,他写了《波利·库斯卡》(PollyKuska),又回到了《美丽的谎言》。

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篇4

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可是,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才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__》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虽然别人都说他是“天才”“,但是《名人传》里他自己说到: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不是天才,我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顶峰的。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一份精华。我们要了解自己,选定方向,认真去追求。”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开掘“智慧之门”的可贵,并且都有勇气和决心,能踏踏实实,以自己的方式,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想我们有朝一日也可以骄傲地宣称: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篇5

托尔斯泰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唇,宽阔的耳朵,因为无法改变丑相,童年时倍感痛苦。而且小时候的托尔斯泰不懂得失去母亲的痛苦和悲凉。身为贵族后代的他,也更加不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但是,厄运却接二连三地降临到他的头上。

九岁那年,他失去了自己最亲最爱的父亲。父亲的这一死,无疑对他造成很大的打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绝望。然而在不知不觉中,也许是他被少年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驱使,也许是命运促使他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并没有像其他的贵族子弟一样乖乖地接受贵族的教育,继承父母给的爵位。而是选择接受那些来自西方的智慧——启蒙思想。托尔斯泰反对战争厌恶战争,他向往和__。年轻的他看到了贵族的腐化和农奴制的落后。于是他拿起笔,来揭示社会。直到在安静的乡村生活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我觉得托尔斯泰是不幸的。他得不到社会的理解,也得不到家人的认可,还被开除了教籍。但是我觉得他是个英雄。他就像太阳,照亮了那个漆黑的时代。

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篇6

今天我读了第四章《爱情》和第五章《巨著》。我知道了列夫·托尔斯泰开始的作品中几乎没有女人的地位,但是在索尼娅·别尔斯的影响下,1859年,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出《夫妇间的幸福》。

在爱情的萌庇下,他又陆续写出了威临着十九世纪全部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__》和《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__》是罗曼·罗兰那个时代的最大的史诗,整个世界的无数的人物与热情在其中跃动。《战争与和__》一开始叫《1805年》,它的最初两部发表于1865年——1866年间。它是描写军队和民众,是描写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时的悲壮情景。《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和和__》是这个成熟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而《安娜·卡列尼娜》则是一部更完美的作品。在以后的作品中,少女和妇人的形象增多了,甚至超过了男子。

正当列夫·托尔斯泰在趁兴奋笔疾书之时,噩耗却随之传来了。三个孩子夭折了,塔佳娜姑母、列夫·托尔斯泰的&39;义母、彼拉格娅姑母相继去世,他的妻子亦病了。他的生活受着家庭中许多丧事的影响变得阴沉暗淡。“家庭中没有完满的幸福……”他写道。这时,列夫·托尔斯泰又患了病,常常晚上感到一种悲苦十分骇人,等他起来时又完全恢复了。就在这如此艰苦的环境里1899年,列夫·托尔斯泰又写出了巨著《复活》。在这本书中,令人赞叹的是他真切的观察能力,而且里面的人物十分丰富。

我很想知道列夫·托尔斯泰是如何离开人世的。

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篇7

“一个世纪以前,在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曾经是照耀我们青年时代的最纯洁的光芒。在19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它是那抚慰人的星辰,它的目光吸引着、安抚着我们青少年的心灵。”这是《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对托尔斯泰发自肺腑的描述和赞美,作者把他放在最后来写,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相同,更是因为托尔斯泰的影响力遍及整个世界。

他的出身比前两位都要好得多,是一个俄国的贵族家庭,他从小就接受着典型的俄国贵族教育。也正因为如此,他灵魂中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更尖锐地凸显了出来。他年轻时放浪不羁,但随着他对人民生活观察得越来越深入,他就越来越厌恶自己的身份,并且从精神上支持着俄国人民的斗争运动。他的三大巨著:《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无不体现着他那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深深的批判。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我想,他若是看到百年后的今天,民主已经在世界上普遍存在,他该有多么兴奋啊!他说:“我认为在这一确定的时刻,是所有有理智的人所渴望的真正的自由的基础。”只可惜,他死在了胜利的前夕,没能亲眼看到他梦寐以求的人民的胜利。托尔斯泰,你那伟大的民族精神令我景仰,你那灵魂的光芒必将继续闪耀!

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篇8

今天我读了第四章《爱情》和第五章《巨著》。我知道了列夫·托尔斯泰开始的作品中几乎没有女人的地位,但是在索尼娅·别尔斯的影响下,1859年,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出《夫妇间的幸福》。

在爱情的萌庇下,他又陆续写出了威临着十九世纪全部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是罗曼·罗兰那个时代的最大的史诗,整个世界的无数的人物与热情在其中跃动。《战争与和平》一开始叫《1805年》,它的最初两部发表于1865年——1866年间。它是描写军队和民众,是描写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时的悲壮情景。《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和和平》是这个成熟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而《安娜·卡列尼娜》则是一部更完美的作品。在以后的作品中,少女和妇人的形象增多了,甚至超过了男子。

正当列夫·托尔斯泰在趁兴奋笔疾书之时,噩耗却随之传来了。三个孩子夭折了,塔佳娜姑母、列夫·托尔斯泰的义母、彼拉格娅姑母相继去世,他的妻子亦病了。他的生活受着家庭中许多丧事的影响变得阴沉暗淡。“家庭中没有完满的幸福……”他写道。这时,列夫·托尔斯泰又患了病,常常晚上感到一种悲苦十分骇人,等他起来时又完全恢复了。就在这如此艰苦的环境里1899年,列夫·托尔斯泰又写出了巨著《复活》。在这本书中,令人赞叹的是他真切的观察能力,而且里面的人物十分丰富。

我很想知道列夫·托尔斯泰是如何离开人世的。

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篇9

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可是,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我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才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可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我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在精神上,他一向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虽然别人都说他是“天才”,可是《名人传》里他自我说到: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不是天才,我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凭着自我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顶峰的。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属于他自我的一份精华。我们要了解自我,选定方向,认真去追求。”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开掘“智慧之门”的可贵,并且都有勇气和决心,能踏踏实实,以自我的方式,认认真真完成自我的工作,我想我们有朝一日也能够骄傲地宣称: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篇10

他是一个强健、精力抖擞的老人。他常常活动,并连结了一颗担当奇怪事物的心。他面貌表面粗犷,好像任何一个下地干活的农夫,任何一个墟落贵族,任何一个军官,任何一个猎人。除了他那能戳穿统统谎话的眼睛和主教似的大胡子,他的面貌面貌便是一个平凡的俄国男人。托尔斯泰作为一个艺术家倒是一丝不苟的。他会由于一个不适当的比喻让印刷工人重新印刷。只为了完善无瑕的作品。托尔斯泰的作品具备一种特质:完全真实。正由于云云,他才成为了文坛的大家,成为了统统人类中最有人性的人。

终于把这本旨灵的列传读完了,我分外敬佩作者茨威格老师,他能把别人的心灵分析的云云正确,我信赖他也是一个大家。我想成为一个想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精力和身材上都坚不行摧的人,做一个真实平凡巨大的人。

合上这本书,我不想再把它投入黑暗的箱子里,也不在诉苦它不是一本真正的列传,他让我更深的相识了托尔斯泰。我会不停把它生存在书架的最顶层,时时去打开它,大概会有新的感悟

托尔斯泰传随笔500字(10篇素材参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93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