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名家名篇 > 高考必背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时间: 舒淇 高考必背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开眼看世界”

1.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

(1)林则徐: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成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概念: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封闭状态中走出来,摒弃传统的夷夏观念,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

3.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解放思想。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主张: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挽救清朝封建统治。

4.概念:封建纲常伦理为国家根本,用西方科学技术来挽救统治。

5.意义: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付诸实践,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派:

(1)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3)主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2.晚期维新派: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民族危机严重;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3)主张:

①康有为: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来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③严复:指出封建君主为“大盗窃国”,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实践:1898年发动戊戌变法,但最后结果失败。

(5)影响: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高考历史易错点

1.分封制与宗法制

【错因】对两者的关系理解不到位,不能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反映的是分封制还是宗法制。

【正确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其家国一体、注重血缘宗族的统治特色。从“国”的角度上看即为分封制,从“宗族”或者“家”的角度上看即为宗法制,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的一种制度保障。

2.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

【错因】对两个概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二者的异同点。

【正确理解】首先,专制主义侧重于君主权力与宰相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如隋唐以前宰相位高权重,而唐宋以来随着皇权的加强,相权被分割、牵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中央集权侧重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与均衡,一般来讲,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均衡,国家政治状况、社会环境相对较好,当中央权力过大(如北宋),地方则羸弱不堪;当地方权力过大(如唐末),国家则陷于分裂和动荡。

3.郡县制与分封制

【错因】 对两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郡县制代表的是官僚政治,分封制代表的是贵族政治。

【正确理解】郡县制起源于先秦时期,郡和县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而且最初的县的规模可能要大于郡,秦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灭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而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汉代沿袭了秦的郡县制和先秦的分封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但王国问题成为西汉初年影响中央集权和国家稳定的重要隐患,因此在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的一些王朝偶有在个别地区推行分封制。

4.汉代的刺史与宋代的通判

【错因】对二者的地位掌握不准确,不清楚二者与监察对象之间的关系。

【正确理解】汉代的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当时汉朝维护国家统一、注重对地方官员监察的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汉代的刺史权力和地位低于郡守,但却代表中央巡查地方,而且直接向皇帝汇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上下贯通、预防和惩治腐败。北宋监察地方的行政官员是通判,其官阶地位低于知州,但却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直接对中央负责,因此通判与刺史同样具有“位卑而权重”的特点。

5.唐朝的中书省,元朝的中书省与行中书省

【错因】淆这几个概念。

【正确理解】唐朝中书省是三省六部中掌管草拟政令的机构,其职能是参与决策。元朝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今冀、晋、鲁等地区)。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错因】认为半殖民地半建社会就是指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

【正确理解】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主权,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则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内涵。

7.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错因】不能客观评价这两次农民运动。

【正确理解】这两场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比较典型的农民运动,从阶级斗争史观的角度看,这两场运动地位较高,但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二者具有很强的阶级局限性,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究其根源在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斗争目标、方式以及指导思想具有典型的小农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学习西方、促进中国近代化的纲领、方案;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扶清灭洋”既带有一定的爱国主义色彩,也带有明显的盲目排外的思想。

8.辛亥革命

【错因】对辛亥革命最后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认识不到位。

【正确理解】从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来看,它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应该说是取得了胜利。但从最终结果来看,它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9.民国初年民众的思想状况

【错因】认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正确理解】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主要针对的是城市中的知识分子人群;而广大农村的下层群众仍受封建儒家思想的束缚,所以辛亥革命后开展新文化运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0.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革命道路

【正确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先后失败,已经在实践上证明照搬苏联的“城市中心论”是错误的,是与中国的国情不相符的。但是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并没有马上接受这一正确道路,而是在坚持“城市中心论”,所以1927年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共党内都存在着两种不同道路的斗争。

11.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

【错因】对各时期的根据地的名称记忆不准。

【正确理解】“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12.德国议会、法国议会、美国国会、英国议会的结构与权力

【错因】对四国议会的结构与权力掌握不准确。

【正确理解】(1)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

(2)法国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权力大于众议院;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内阁须经众议院同意。

(3)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共同行使。

(4)英国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议会的主要权力属于下院,上院为最高司法机关,其对下院通过的立法和预算案只有延搁权。

13.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错因】对二者的关系把握不准确。

【正确理解】

(1)“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而“马歇尔计划”比较隐蔽,它着眼于经济,担负着抗衡苏联和控制西欧的双重任务。美国企图通过帮助西欧振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稳定资本主义阵营,联合西欧各国一起对抗苏联。美国企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

(2)二者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当然,“马歇尔计划”在客观上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14.苏联解体

【错因】认为苏联解体代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正确理解】苏联解体是各种矛盾和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从历史上看,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的结果;从现实来看,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代表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正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15.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错因】认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

【正确理解】苏联经济的衰退和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标志;第三世界实力的增强对多极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只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16.中国与不结盟运动

【错因】认为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

【正确理解】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成立的一个相对松散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信守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结盟的外交政策。其成员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

17.均田制与宋代“不抑兼并”

【错因】对两者实施的主观目的与客观结果存在认识偏差。

【正确理解】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北魏至唐代前期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耕作一定年限后归耕种者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这一土地制度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激发小农的生产积极性,缓解因贫富分化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宋代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实施,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土地的高度集中,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加剧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但它也促进了宋代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对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荒地的开垦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18.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

【错因】把小农经济等同于自然经济。

【正确理解】自然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与商品经济相对立,新中国成立以前,在社会经济中长期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伴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而形成的,是自然经济的一种典型表现形态。

19.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始于何时

【错因】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正确理解】受北方生态环境恶化、战争频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发展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缩小了其与北方经济的差距,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因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仍在北方,不要误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开始了南移。

20.工商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错因】不能正确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性关系——雇佣关系。

【正确理解】工商业的发展不能等同于资本主义萌芽。因为只有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产生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才可将其定位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最早出现的部门是纺织业,其标志性词语为“机房”“机户”“机工”“雇佣”等。

21.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错因】对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性质混淆不清,误认为洋务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正确理解】洋务企业是指近代洋务派兴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军事工业产品归军队使用,属于封建企业;民用工业则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洋务企业是官办企业,而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民间投资经营的使用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企业,早期称商办企业,与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有一定的区别,是进步的经济因素。

22.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的三场战争

【错因】误认为英国战胜西班牙、荷兰、法国都体现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

【正确理解】英国战胜西班牙、法国,从本质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荷兰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以商业立国,缺乏工业基础作为其海外扩张的后盾,英国战胜荷兰体现了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

2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错因】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正确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有双重影响。一是破坏性,伴随着殖民掠夺和奴役而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和亚非拉地区长期贫穷落后的局面。二是建设性,殖民扩张和掠夺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客观上冲击和瓦解着殖民地半殖民地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近代化。

2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错因】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正确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25.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

【错因】把帝国主义等同于殖民主义。

【正确理解】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发展到垄断阶段,导致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殖民主义始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是指比较强大的国家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

26.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错因】三者的内涵理解不到位。

【正确理解】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27.美国总统胡佛与罗斯福对经济的干预

【错因】认为胡佛一直放任经济危机的蔓延,罗斯福是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人。

【正确理解】罗斯福并不是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人,早在美国总统胡佛执政期间,就采取了一定的干预措施,但胡佛没有把这种干预上升到政府行为的高度,而且其反对政府直接干预,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由此可见其政策的重点是扶植、补贴大企业和大公司。1933年罗斯福入主白宫后,则推行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新政。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对各个部门的干预管理,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压力,挽救了美国的经济和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28.国际货币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错因】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成立的目的与任务混淆不清。

【正确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救急”性质的机构,当一个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时,可以向它求救,其贷款属于短期行为。世界银行属于“救贫”性质的机构,主要资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其贷款多为长期性贷款,利率很低。

29.“仁政”与“仁”

【错因】认为孟子提倡的“仁政”与孔子提倡的“仁”相同。

【正确理解】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具体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从孔子的“仁”的思想出发,把它扩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仁”的思想适用于任何人的修养,而“仁政”则是对统治者发出的建言。

30.荀子的思想与法家的思想

【错因】将荀子的思想和法家思想相混淆。

【正确理解】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提出“性恶论”,法家也主张“性恶论”,但仔细比较可知,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

31.汉代新儒学

【错因】误认为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孔子的“儒学”。

【正确理解】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目的在于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已经与先秦儒学大有不同,实际上是“外儒内法”。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学精华的基础上,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宣扬“君权神授”,建立了“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君主统治秩序,神化了皇权的同时,也塑造了对君主权力进行约束的“天”的形象。这一思想适应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因此被汉武帝确立为正统思想。

32.明清之际黄宗羲等人的思想

【错因】认为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是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正确理解】黄宗羲等人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由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因此明清之际黄宗羲等人早期的民主思想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33.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与清之际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

【错因】认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是由明清之际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正确理解】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构筑了带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可以将其看作我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启蒙,但是它与近代民主思想有着根本的区别。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是从西方引进的,它是近代中国先进人士学习西方的产物,是中国资产阶级变革社会的思想武器。

34.林则徐与魏源的历史地位

【错因】对二者的历史地位认识不到位。

【正确理解】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率先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魏源在此基础上著《海国图志》,进一步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思想。

35.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错因】对二者的关系认识不到位。

【正确理解】洋务派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的方略,并将其付诸实践,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早期维新派大多来自洋务派,洋务派成员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对封建制度的尊奉产生了动摇,他们一方面继承了洋务派“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的思想,另一方面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主张“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以商战保国,以制度强国。

36.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错因】错误地认为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二者是根本对立的。

【正确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虽然具体主张不同,但都属于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二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37.维新变法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错因】不理解二者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

【正确理解】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是利用和改造,其所著《孔子改制考》中体现了借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通过改良儒家思想达到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目的;而陈独秀、李大钊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则呈现出不同的做法,他们猛烈抨击儒家思想,有些人甚至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运动中存在着绝对肯定西方文化、绝对否定儒家思想的错误偏向。但无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还是激进派,虽然对待儒家思想的立场截然不同,但其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38.三大政策与新三民主义

【错因】认为三大政策就是新三民主义。

【正确理解】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两者相互依托,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要求。

39.不同派别的“体用观”

【错因】不能正确区分近代主要派别思想主张的本质内涵。

【正确理解】洋务派的“体”指的是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用”指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中体西用”即最初冯桂芬所说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也就是只学技术不学制度。而维新派认为西方自有西方之“体”“用”,“体”“用”是无法分离的,“中体西用”的提法是错误的,即维新派主张既学技术,又学制度。

40.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错因】认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宗教信仰、反对上帝。

【正确理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并不反对宗教信仰和上帝,而是资产阶级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对宗教领域的黑暗腐败现象进行抨击和改革,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文艺复兴反对的是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如禁欲主义等;而宗教改革则反对的是罗马教皇、天主教会的权威。

41.“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错因】误认为“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都是宗教改革的主张。

【正确理解】“因行称义”是指教徒只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参加教会组织的各种宗教活动,才能得救。它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

“因信称义”的含义是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就可以获得拯救。它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

42.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错因】对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盛行的时代及其主张认识不清。

【正确理解】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1、对等排除原则

即在题肢中出现了一个与你想选的选项对等(即同义表述)的选项,根据单项选择题答案唯一原则,说明两个都不对。

2、时态一致原则

即要分析题干中设问的时态,前因型是将来时,要求选项必须是将来才能实现的事情;后果型是完成时,要求选项必须是已经实现的事情。

3、就近原则

它适用于设问是针对教材上的某一结论(特别是标志性的结论)、选项是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或依据这一类型。

4、感情色彩原则

一个人或集团的言行总是代表自己所属的阶级、民族或国家的利益,这就给这个人或集团的言行赋予了感情色彩。如果选项中出现了站在对方的阶级、民族或国家的立场上的言行,那么这个选项一般不正确。

5、第一印象优先原则

即在凭第一印象选择某个选项后,在不能百分之百认定选错了的情况下,原则上不要改。因为这符合记忆规律,记忆最深的东西,即似曾相识的东西总是最先从大脑中闪现出来。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高考试卷中的选择题对能力要求较高,有时需要多种方法并用,但是再好的方法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最实际有效的方法还是应该“以本(课本)为本(根本)”。

高中历史该怎么学才能有提高

1、要培养自学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

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

2、高中熟记课本,画关键字词

历史知识面覆盖广、层次深、能力标准要求高,一般地讲,要熟记教材的基础知识,牢记教材的每一节内容、每一个知识点。

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常翻课本,学会在段落文字找到关键字词,并用颜色醒目的笔,标记圈出来,作为复习时的重点。

历史学习方法及技巧

1、改变对历史老师的态度

有的同学大概是因为不喜欢老师,才不喜欢历史这门学科的。请记住,你不是为哪位老师学习,虽然老师都希望你好好学习,你是为自己学习。不说“读史使人明智”那么高尚,这门学科的成绩提高,至少可以让你和其他同学竞争的时候,筹码更多!

2、掌握重点知识

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信息,历史考试的时候毕竟是主干知识为主,细枝末节的东西不会那么多,毕竟考试是检查我们学习的核心素养有没有掌握到。

3、认真听老师讲,做好笔记

你要相信,老师还是比你掌握得多,方法比你多,考点比你熟悉,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路必须要走正确!

4、狠抓答题方法与思考角度

破除对传统文科考试死记硬背的观点,从高考历年命题特点和参考答案中总结出历史的答题规律和思维方法。

5、不死记硬背

初中历史与高中、大学不同,它按照时间排序,这间接地降低了你理解的难度,便于你通过时间线索进行记忆。

6、熟悉真题

通过反复做历年真题去整理高考高频考点,通过真题去探寻考查的方向和目标,对薄弱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坚持每天练习20道以内的选择题和一道材料题,持之以恒必然有效果。

1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