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名著阅读 > 兰亭集序 >

兰亭集序的思想感情

时间: 如英2 兰亭集序

  长期以来,人们对王羲之《兰亭集序》一文的思想感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的思想感情,以供大家阅读。

  兰亭集序的思想感情一

  《兰亭集序》全文三段,第一段的文眼是“信可乐也”中的“乐”,第二段是“岂不痛哉”中的“痛”。乐的是“美景、佳友、美酒”,是“极视听之娱”。痛的是在乐中“不知老之将至”、寿命“终期于尽”。第三段抒发“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人亦“有感于斯文”。

  《赤壁赋》全文五段,第一段也是写与客游赤壁被赤壁风光所陶醉,举酒属客时的“乐”,此“乐”与《兰亭集序》里的乐是一样的。第二、三段由乐转悲,借客之口,抒发快乐易逝、“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与人的一切终将湮灭的感慨。这一点与《兰亭集序》里的“痛”,论是兴感之由还是抒发的感情基本是一致的,只不过此文用了“悲”字。第三段否定了前面悲的根由,提出从变与不变两个角度看待生活,并得出寄情“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的结论。

  比较两文,前两种感情基本是一致的,都由美景乐事开始,之后都抒发了“人生苦短”或“对人的终极恐惧”的悲痛之情。不同点是《兰亭集序》以乐开始,以悲结束,而《赤壁赋》则是以“乐”开始,以“乐”结束。在对待生活态度上,苏轼明显比王羲之豁达得多。

  究其原因,除去苏轼在立意上不可能蹈王羲之的旧辙之外,主要的还是两人的人生经历有关。王羲之家是望族,几代做官,自己不仅做官,还是当时文坛大碗,他既是官后代也是富后代,生活过的顺风顺水,在他看来,人生之悲莫过于对死亡的终极恐惧。而苏轼则不然,虽也出生望族,但仕途一直不顺,先是反对王安石改革被贬黄州,之后又因为得罪保守派又被贬,在反复被贬的过程中,他慢慢看透仕途与人生,变得豁达达观,又加之本身信奉佛老,日与佛印相交,更加深了其思想的变化。

  兰亭集序的思想感情二

  《兰亭集序》既是名帖,也是佳篇。作者立足于兰亭盛会,重在兴怀、抒志。羲之文如其书。其书妍丽劲健、力透纸背,其文隽永飘逸、入木三分。寓沉郁顿挫于行云流水,字里行间暗藏锋芒。

  兰亭集会规模盛大,三教九流,群贤毕至。其中不少贤士名流代表当时封建士大夫一族,他们崇尚老庄玄学,追求清静无为。思想中的消极成分使其生活放任自由,消极颓废;文学创作中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文中作者一反谈“玄”、崇“老”、尚“无”的腐朽社会风气,以比较积极的态度对待世事人生。文中多次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如“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字里行间暗含作者对人生的眷念热爱。除此之外,作者还引用孔子的“生死亦大矣”来批判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的处事态度与人生准则。死是人人都要面临的事,既然死不可以选择,那为何不让我们生的更灿烂更现实呢?虚无缥缈的生,生不如死;充实无憾的死,死又如何?生命诚可贵,生死是大事。吾辈不可等闲视之。有生之年,应多干实事。王羲之本乃封建士大夫,但他表现出不与同辈、世俗合流的高洁品行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体现和捍卫了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在政治恐怖、统治集团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的东晋官场和社会,士大夫们普遍明哲保身,出世入仙。而王羲之独秀一枝,并著文批判之,实在难能可贵。

  除此以外,本文语言情深意笃、不事雕饰、兼骈散之长。与东晋文坛追求骈辞俪句、华而不实的文章形成显明的对比,以重内容抒心志求真务实的语言实践批判了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具有积极意义。

1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