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父子情的散文精选

时间: 超财2 散文

  看过《牛虻》,感触最深的就是蒙太尼里和牛虻那真挚感人的父子情。关于父子情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父子情的散文篇,希望你们喜欢!

  父子情的散文篇1:父子情

  在我1 8岁时候,家里母亲长年生病,父亲虽然累死累活的干也难维持家中的生计。家中生活的很困难。正当我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家里总是愁长愁短,温饱还未解决。这时遇上插队农村闹革命的年代。我被插队附近农村。我家离插队地至少三五华里,每天一顿中饭,由我父亲负责送饭,父亲为了小儿子的一顿中饭,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顶着烈日,踏着冰雪,默默地付出做父亲的爱。其实我父亲已是六十多岁,背也驼了,明显体力不如以前,有多少次因风雨交加,道路泥泞,而跌倒在路上,父亲总是死死地保护饭盒子,宁可自已浑身是泥,不让儿子饿肚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亲习惯看着儿子吃比自己吃还香.;脸上露出满足的喜悦。有几次饭盒里有红烧肉,为了感恩父亲,我把红烧肉让给父亲吃,父亲总是说自已吃了很多了,孩子你吃吧。日子一天天过去,父亲也许劳累了、也许是营养不良,人也消瘦了,后来病了。

  父亲因家里贫困,从来舍不得吃红烧肉,有什么困难都默默的扛着。父亲永远是那个默默无闻却一直在关爱我。父亲艰苦了一辈子,也没有享到儿子的福,因劳累病倒了,对此我心里既内疚又心酸,为父亲我第一次心痛的流下了眼泪。

  父亲从那天起就一病不起,病床上的父亲平日由我姐姐来细心照料。由于我忙于生计,不能完全尽孝,但我时时刻刻惦念着父亲的安危,隔三差五赶回老家尽儿子对父亲的一片孝心。

  我总觉得欠父亲的太多了。父亲有时大小便失禁,拉得满床都是屎。有一次,邻居的张婶看见我来看望父亲,连忙给我说:“你父亲又“拆烂污”了,”她捏着鼻子站在父亲的房门口,嘴里不断地嚷嚷着:太臭了,太难闻了。房间确实一股臭味,也许父亲的屎尿味道由于亲人关系,我闻着并不难闻,只是我有点自责、心酸、难过。父亲看到我的到来了,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久病卧床的父亲明显中气不足,他声音很低沉地说:“儿,你来了,又给你添麻烦了”“爸,孩儿不孝,不能全心地服待你。”也许父亲有点兴奋,父亲像调皮的孩子对我说话:“小时候我给你洗屎尿布,现在你给我洗屎尿布。”说着,父亲脸上显出那种很羞涩、不好意思的样子。

  有一天,我拎几瓶麦乳精,去看望父亲,父亲仍然像往常一样看到我来到心情很是激动。“爸,你喝点麦乳精补补身体,”父亲喝了我亲手冲的麦乳精,心里觉得甜蜜蜜的,心情很放松,他要我不要离开、坐在他身边,说他累了要睡一会。我知道父亲多么渴望我一直伴随他身边,为他端饭、洗脚、擦身。但我做得太少。过了一会父亲醒了,笑咪咪地望着我,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想说什么?突然,父亲头往里边一斜,我不断高声地叫爸爸!爸爸!我无论怎么使劲地拼命喊,父亲已闭上了眼睛、紧闭的嘴巴就是不作声。就这样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到死他仍然紧紧的握着我的手,似乎他不愿离开自己的亲人和这个美丽多彩的世界。家乡有一种说法,人去世时候,如若有儿女守着是做长辈的福气。乡邻们纷纷对着我说你父亲好福气啊。我苦笑了一下,含着眼泪自言自语:“爸,你劳累一生,没有享着福啊!”

  父母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成人;父母之爱最为纯净最为无私,是甘心情愿而不求任何的回报!他们不会对生活有过多的奢望,也不希望我们给予他们什么厚报,更不会向我们索取什么,他们对子女只是默默的付出,直到生命的火燃尽。而面对父母无私的爱,再华美的语言也都苍白无力。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深深地祝福天下父母亲健康长寿。

  父子情的散文篇2:父子情

  儿子十三岁,读初三,住校。他每周能回家一次,我想儿子,便日日盼望周末。

  周五下午等儿子是我的一大趣事,我总是能在忙碌中寻到机会,搬一把凳子或是径直站着,看散学的人流淹没公路。青春的潮流让人躁动,进而就有一种淡淡的失落甚至是妒意,又不免哑然失笑。

  我的儿子,他置身于这洪流,亦如当年的我,朝气蓬勃。

  我是能一眼瞅到儿子的,这该是一种默契,就像儿子看到我的嫣然一笑。他的步法就变作散乱,而后径直挤出人流,跑到我的身边来。

  儿子小手胖胖的,可我不能一把握住,我还不想以一种绝对对等的姿态与之交流。我想保持某种权威,又迫切的想要一种亲近。我终于拉住他的手:“来,孩,爸给你掏掏耳朵眼。”儿子扭捏:“咦!还掏?”随即搬把凳子,一头扎到我怀里。我便受用到一种无上的美丽,儿子在我怀里,乖乖的,暖暖的。他叫我爸爸,童声呢喃,却是人世间最美的音符。

  晚饭是我的专利,我平时不做饭,把生的弄成熟的尽管是我的强项,但这几年吃馋坐懒了,也就不再争取。唯独周五的这顿晚饭我是非做不可,儿子住校,难免吃不好,就一股脑儿的补呗。我其实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做饭可以不看门市,儿子在客厅看电视,我呆在门市里没意思。

  我做饭,儿子看电视,煎煎炒炒说说笑笑不亦说乎。

  我最爱听儿子的:“哇!”尤其是饭菜上齐时儿子的那一声,最美!一天的辛劳,开心也罢,痛苦也罢,只此一声,忘完!

  看儿子睡觉是我的一大嗜好,妻子老骂我“信球”我不感觉亏,但这丝毫不能阻止我把“信球”继续。夜很静,我披衣下床,轻轻地挪动脚步,轻轻地弄开儿子那扇小门,再小心的开灯。我看到了儿子,甜甜的睡,我想逗他笑一笑,我做尽鬼脸,使尽花招依然无效。我恼,我想打,却见他懒懒的翻了个身子,依旧是睡。那鼾声想起,如细雨,似涧泉。此间,就有万千细手撩拨我心灵深处的柔弱,我想哭!——情为亲所致,爱为情所囿,这该是一种动力,睡梦中的妻子她不懂。

  周六下午,我就不安。儿子读初三,功课紧张,是万不能享受到双休日的。儿子要走,我就难受,跑门市张皇失措的忙。儿子也似乎感觉出我的不舍,到门口就那一句话:“爸,我走了!”“走吧,好好念书。”“嗯,我走了!”

  儿子走,但走不出我的视线,我撵到大门口,我瞅儿子,他带走了我的心。

  父子情的散文篇3:秋雨夜话父子情

  秋日的夜晚,窗外下着连绵的秋雨,它如同发亮的珍珠,飘飘扬扬地挥洒着,给整个天空挂满了一张巨大的薄纱。萧萧的雨幕中只听得耳边秋雨在窃窃地诉说着什么,就像父亲嘴里的故事,一段接着一段,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结束。秋雨又像一个被父母委屈了的孩子,抽抽噎噎,点点滴,不紧不慢的顺着屋顶,沿着树叶,随着小坡,瞬间大地已被秋雨湿润了。

  听着窗外潺潺的雨声,望着灯下对坐的父亲,我对父亲说:这个“十一”你就在我这多呆些日吧,父亲思索了一下说:不了,你上班后,我还是回自己的家好,房子空的时间长了不住人就不像家了,不能把家给忘了。我明白了父亲的心事,因为家对于父亲来讲是那么的重要,对于我来讲,因为有父亲在家,我与妹妹总感觉真正的家还是在父亲固守的那二间楼房内。父亲是家的守候者,是儿女的避风港,每每回到家都会与父亲一起守候着。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一辈子很爱家。为了生活、为了养育我们他一生总是无私地撑起整个家,不求奉献,不图回报。父亲一生很清贫,从小就失去了爷爷奶奶,带着姑姑一起生活。在日本人侵略中国时父亲曾被抓劳工,后被好心人救了出来。父亲虽然不是党员,但他一辈都对党有着坚定的信念。在五六十年代,单位不论有什么号召他都主动请战,从不后悔。1958年大跃进时,那时父亲不大不小还是算有个头衔的人,在干部下乡锻练的号召下来到了农村,而且把全家也带去了,那时我才五岁,并不知道父亲的想法,长大后父亲才告诉我,那是让我从小就懂得劳动的光荣。正是有了农村生活的经历,1960年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时候,单位又办起了农场,以场养工,父亲又报名去了,一去就是两年,吃了很多苦,但父亲从没有说过。__期间,父亲也难逃一截,因查爷爷所谓的历史问题,被迫又下放到了农村,辞掉了工作,成了人们看不起的“下放户”,这一去就是15年。15年间,父亲学会了农家院的活,成了农村一员,也吃了很多的苦头,但从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没有忘记对家庭的责任,直到1982年单位才平反办理了退休手续,回到了城里。

  父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一个颇受尊重的人。退休后我在区老干部局给她找了一份做勤杂工的工作,每天起早趟黑的,早来晚走,不图什么回报,只图老了有个乐趣。工作之余还与老干部一起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老年人养生之道,丰富了晚年生活。每每去看望父亲时,认识他的人都会对我说:你父亲是个好人啊!有这样的员工做我们的后勤工作,是单位的福份,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

  父亲是一个很刚强的人。在母亲患病的几年中一直守候在身边,知道我们工作忙,从不给儿女增加负担,自己能做的事从不求人,邻居都称他是能张喽的人。母亲去世后本想让他与我们一起住,但他始终是舍不得离开那个与他朝夕相伴的家,或许在那里能找到母亲的身影陪伴他一起生活。

  父亲一向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记得在我当兵服役走的那一年,也是深秋的夜晚,外面下着小雨,父亲对我说:你从小就爱摆弄枪什么的,这回愿望实现了到部队要好好干,不要想家,临走时还送给我一本毛主席语录,让我好好学习。父亲的嘱托我没有辜负,先后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在部队服役一去就是18年。回想起我从小到大,从下乡知青到当兵服役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像这样的对坐交谈也是最长的一次,我很珍惜与父亲的攀谈。

  望着父亲苍老的面孔,想想那朴实的话语中渗透出的爱和期望,让我温暖和感动,内心深处油然涌起一番感激之情。此时对父亲要想说的太多太多,只有用“孝顺”二字去回报他老人家。

  夜深了,窗外的秋雨还在浙浙沥沥地下着,为这大地的清新,黙黙奉献自己的一切,无冤无悔,而父亲嘴里的故事还在延续着……。

父子情的散文精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