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精神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那关于精神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精神的散文篇,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精神的散文篇1:中国精神

  熊人!我的理解意思是没能力,让自已及周围的人受尽了苦难!但是今天我对熊人有了另一个理解,在艰苦的生活中仍能坚持开拓的能人!这一幕的变化发生在中街新东北影城的中央播放厅内,大屏幕上《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让我对生活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精神让我热泪盈眶。

  “人的肚子里没货,就谈不上尊严!”,记得这是现代拍《一九四二》时电影人张国立用自己忍饥挨饿的体验换来的真切感悟、获得的人生哲理。看到上个世纪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这里的百姓在村的近百里范围内,树叶、甚至树皮也要剥下来添腹,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很多人吃不上饭,让我想起了很多生活中的故事,我的爷爷正巧赶上了这个时代,那会他和叨咕最多的一句话,现在的孩子幸福喽!爸爸妈妈在生气的时候也总会说,这要是把你搁在过去你试试!他们讲述的过程中我想,现在的孩子大多的反应是烦,甚至还会说时代不同了那些都过去了!

  自从独立生活以来我便觉着这些话我越加的理解,在影片最后一刹那,伯延公社人面对周谈起真实的情况,无人不落泪无人不悲楚,他们在生活面前真实的做了把熊人,又在生活面前真正的当了把“熊人”,整个故事真诚两字让我体会深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周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他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难怪看上代人或上上代人他们一谈起周都有些声音颤抖,有的甚至见都未见过周,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的深刻又用家喻户晓呢!看过这个电影,我觉着是周恩来的中国精神感动了世人,这样的好百姓面前无困难、苦也是甜。

  看过了整篇我觉着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很幸福,虽然仍面临着很多很多的困难,现在的社会更多的出现了浮燥、攀比,竞争和诱惑,但是在最基本的生活面临危险的时候那都是空无,想想过去再展望下未来,我想!把握住传统的中国精神,亲,也许你会更幸福,不信你试试看!

  关于精神的散文篇2:母亲的精神

  我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农家妇女,她没有文化,一生平淡如水,但她有一种精神美德——“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她靠这一精神,在那样艰难的岁月中,将八个子女培养成人。付出该有回报时,老人家且得病走了,每念及此,让人心中充满遗憾!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母亲嫁到我们家。奶奶三十几岁守寡,家中一贫如洗,她一嫁过来就挑起了家庭重担。母亲从年轻时身体就不好,但她非常要强,最能吃苦耐劳,凡是男人们能够干得农活她都能干。当时是人民公社,男女老少都要下地劳动,母亲也不例外。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耽搁一天工,就是为了多挣一点工分。我家人口多,不多挣些工分,年终分红时,不但分不到一分钱,还要往生产队里交钱。在每天的劳动间隙,别人都在休息,母亲又背起柳筐拿起镰刀,在田边沟旁割草打菜,因为家里还养着猪和羊。收工回家时,母亲肩上除了干活的农具外,还背着满满一筐草或菜。在她的影响下,我们从六、七岁就知道干农活,分担家务,夏天打草,冬天拾柴,麦收大秋还要帮助大人收割庄稼(过早地超负荷劳动和先天、后天营养不足,使我们兄弟姐妹的身高都比同龄孩子矮)。收工回家后,母亲放下农具后,就忙着烧火做饭,伺候猪羊。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忙碌的劳作、常年的饥一顿饱一顿、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中度过,母亲患上了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包括以后的癌症,也是因过度劳累而留下的隐患。母亲这样地艰苦劳作,就是让我们兄弟姐妹的生活过得好一点。那时,我们家年终从生产队分不到一分钱,只有靠养几头猪和几只羊卖些钱,做为一家十几口人的生活开销。

  母亲勤俭持家过日子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在我们小的时候,母亲很少穿不带补丁的衣服,我们兄弟姐妹的穿戴也都是出自母亲的双手。白天劳动一天已经累得腰酸背痛了,晚上还不能正常休息,经常在昏暗的灯下做针线活,一直到深夜。从我记事时,一直到17岁,没有穿过从商店里买的衣服。看到别人家孩子穿着买得新衣,非常羡慕。有一次,回家嚷着让母亲买,而遭到母亲的严肃批评。过一会,母亲又安慰我说:“孩子,咱家穷,不能与别人比,等你长大后再与别人比吧!”当时我对这话似懂非懂,但一直记在心里,后来慢慢地就懂了,母亲的意思是长大后要长志气,长本领,靠自己努力过好日子。母亲把一些旧衣服、旧布料,经过一番加工,就成了我们身上的一件件新衣服,穿在身上也感到无比高兴。我们已经习惯了穿母亲做得粗布衣服,直到现在我还对中式服装情有独衷,常从商店买一两件穿,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这种感觉对那些从小过惯了富裕日子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为了让我们吃好,母亲变着花样粗粮细作,今天玉米面的窝窝头,明天高梁面的贴饼子;早上吃胡萝卜粥,晚上就吃高梁渣子饭。没有下饭的菜,母亲就自己动手制作大酱、腌制萝卜咸菜。我们小时候,餐桌上除了玉米高梁饼子外,就是大酱和萝卜咸菜条,偶而吃顿白菜熬豆腐,比吃肉还高兴!那时的白面是奢侈品,我们一年到头很难见到白面做得食物,只有在感冒发烧时,母亲才用吃饭碗和一点面,幹成面条给我们吃,平时难得一见的热气腾腾面条,这时且一点食欲没有。大家都有体会,人在发烧时是不想吃东西的呀?我们唯一能见到白面食物时候,是在每年的中秋和春节两个节日里,而此时的白面食物也是“假冒品”。中秋节,有钱的人家从供销社买月饼,母亲就用糖精和少量红糖拌上高梁面,外边包上一层薄薄的白面皮,给我们烙月饼,就是这自制的月饼,她也舍不得吃,给我们每人分两个。看着我们吃得如此香甜,母亲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其实,那种月饼并不好吃,为什么我们感到如此香甜?因为我们没有吃过真正月饼,压根儿就不知道月饼是个啥濨味?过年时,母亲就给我们蒸外边白、里边黑或黄的大馒头。做这种面食也需要较高技术,母亲是制作这种面食的高手。里边的馅是用高梁面或玉米面制作的,先将和好的高梁面或玉米面上锅蒸熟,放凉后再用发好的白面将其裹上,再用锅蒸熟。母亲蒸得这种“冒牌”的馒头又大又白,只是里边的瓤吃起来有点硬,除了外边的白面皮,里边的瓤与玉米、高粮面的窝窝头没有两样。就是吃到这样的馒头我们也是高兴的手舞足蹈!

  这么多年以来,母亲就是靠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维持一家生计的,她从不乱花一分钱,将一毛攒成一元,将一元攒成十元,靠这样一点一点的积攒,供一家子吃穿、供我们上学;靠这样一点一点的积攒,盖房子、娶媳妇、嫁女儿;靠这样一点一点的积攒,拉扯八个儿女长大成人,并相继成家立业。办了这么多大事,吃了这么多的苦,受了这么大的累她都自己扛着,这是何等的不易啊!母亲这种节俭美德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我们从小就知道节约,从不乱花一分钱,即使现在日子好过了,还依然保持着这种好传统。

  母亲这一生付出的太多太多,吃得苦受得累很难用语言表达。随着我们兄弟姐妹八个相继成家立业,母亲的生活才一天天变好,才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看着满堂的儿孙,母亲整天乐得合不扰嘴,别人也夸母亲有福气!是呀,这种福气是母亲用大半生的辛劳换来的。老天不公?母亲本该多享受几年这样的生活,可她且静悄悄地走了……

  母亲虽然走了,但她的精神永在,我们兄弟姐妹将永远继承!永远……

  关于精神的散文篇3:认识精神

  关于人的精神有更多的东西是我们认识的,关于上帝本身我们认识的还要更多,这样,把我的思维从考虑可感觉或可想像的东西上转到考虑完全脱离物质、纯粹精神的东西上去就毫无困难了。

  人的精神既然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一个没有一点物体性的东西,那么我的这个观念当然比任何物体性的东西的观念都要无比地清楚。而且当我考虑到我怀疑,也就是说我是一个不完全的、依存于别人的东西的时候,在我心里就十分清楚明白地出现一个完全的、不依存于别人的存在体的观念,也就是上帝的观念;单就这个观念之存在于我心里,或者具有这个观念的我是存在的,我就得出上帝是存在的而我的存在在我的生命的每一时刻都完全依存于他这样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如此地明显。因此我觉得我已经发现了一条道路,顺着这条道路我们就能从深思真实的上帝走到认识宇宙间的其他事物。

  首先,我看出他绝对不能骗我,因为凡是欺骗都含有某种不完满性;而且即使能够骗人好像标志着什么机智和能力,不过,想要骗人却无疑地证明是一种缺陷或恶意。因此在上帝里边不可能有欺骗。

  其次,我体验到在我自己的心里有某一种判断能力,这种能力和我所具有的其他一切东西一样,无疑是我从上帝那里接受过来的。因为他不想骗我,所以他肯定没有给我那样的一种判断能力,让我在正当使用它的时候总是弄错。因为,如果凡是我所有的都是来自上帝的,如果他没有给我弄错的能力,那么就应该说,我决不应该弄错。真地,当我单单想到上帝时,我在心里并没发现什么错或假的原因;

  可是,后来,当我回到我自己身上来的时候,经验告诉我,我还是会犯无数错误的,而在仔细追寻这些错误的原因时,我注意到在我的思维中不仅出现一个实在的、肯定的上帝观念,或者一个至上完满的存在体的观念,而我好像就是介乎上帝与无之间的,也就是说,我被放在至上存在体和非有在体之间,这使得我,就我是由一个至上存在体产生的而言,在我心里实在说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引导我到错误上去;但是,如果我把我看成是以某种方式分享了无或非存在体,也就是说,由于我自己并不是至上存在体,我处于一种无限缺陷的状态中,因此我不必奇怪我是会弄错的。

  我认识到,错误,就其作为错误而言,并不取决于上帝的什么实在的东西,而仅仅是一种缺陷,从而对于犯错误来说,我不需要有上帝专门为这个目的而给我什么能力,而是我所以有时弄错是由于上帝给了我去分辨真和假的能力对我来说并不是无限的。

  虽然如此,我还不完全满足,不是单纯的缺陷或者缺少我不应该有的什么完满性,而是缺少我似乎应该具有的什么认识。而且,在考虑上帝的性质时,我认为,如果说他给了我某种不完满的,也就是说,缺少什么必不可少的完满性的功能的话,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工匠越是精巧熟练,从他的手里做出来的活计就越是完满无缺的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么我们可以想像由一切事物的至高无上的创造者所产生的东西,有哪一种在其各个部分上不是完满、完全精巧的呢?

  毫无疑问,上帝没有能把我创造得永远不能弄错;同时的确他也总是愿意要最好的东西。

  
看了“关于精神的散文"的人还看过:

1.有关精神的散文作品欣赏

2.关于五四精神的散文

3.关于奉献的成散文

4.关于个性的散文

5.人生哲理散文

28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