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黎明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黎明它的之前是黑暗的,是伤感无语的。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黎明的散文篇,希望你们喜欢!

  关于黎明的散文篇1:黎明

  有人喜欢夜晚,因为宁静能带给人无限遐想和思考,有人喜欢白天,因为能享尽它的繁华和热闹。我却独忠两者之间的黎明,时间虽然短暂,但这让人既能享受到夜所遗留的静谧,又能让人体验到白天初始的骚动,它既代表黑夜的结束,又代表新的开始,更能让人感悟沉静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当今世事,浮躁的心往往让人忽略白天的温暖和光明,扩大并厌弃白天的浮华和喧嚣,在夜里去努力寻找自我、回归自我、重现自我。的确,夜能使某些人的情感和生活徇丽多姿。夜能带给人灵感和遐想,是文人墨客的才情和诗意,夜是情人的花前月下和卿卿我我,夜是劳苦人身与心的放松和舒展。但是夜也是别离的孤独和愁苦,更有微弱生命的弥留和呻吟,有凄婉、有痛苦、更有恐惧。夜,同时又是一张遮拦丑恶的帷幕,满足了无数罪恶的贪心和私欲。面对黑夜带来的无限美好和隐藏于黑夜的肮脏和丑陋,我不惧白天的喧嚣,则更多地期望黎明的到来。

  对黎明的向往在于它的和谐与包容。它容有星河日月的默契。星星、月亮不争不抢,用和谐的微光装点了夜的沉寂和单调,更装点了无数孤独和相思人美妙的梦幻,黎明时分,它们又带着诸多的留恋,慢慢隐退、消失,给即将到来的光明使者让路。黎明的光不愠不火,犹如水的颜色和柔软,抚慰着世间的万物生灵。泰戈尔曾说过:“从黑暗摸索过来的人,格外珍惜黎明的曙光”,漫步黎明,我不会再去惧怕夜的黑暗,而是去贪婪的享受晨光的润泽。

  黎明是美好的,对于黎明幽美意境的描写,古今中外不乏佳句。宋代诗人林昂的《少年游》中写道“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晨雾朝云渐渐散去,晓月发出微弱的光,稀疏的枝头挂着几点残星,晨光曙色宛然如画。唐代文学家韩愈《东方半明》中写道“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苏轼从听觉和视觉两个层面形象描述了山间的黎明。晚晴诗人黎明的《早行》“东方欲明未明色,北斗三点两点星” 用摇曳多姿的语言声色并茂的描述了拂晓的景象。黎明的景、情、意独入我心,已深至血液和骨髓。

  每一个黎明都是新生命的开始。因为喜欢,所以我独步去享受黎明的悄悄。走在黎明的悄悄里,抬头仰望渐稀的晨星和若离的弯月,在心中我默默的向它们作别。行走在黑夜和白天的交集里,我仿佛是两者共有的宠儿,尽情舒展自己的心胸,随意的去呼吸和任性。“残灯明市井,晓色辨楼台”“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勤劳的人们已渐渐迈出新一天的脚步,踏上或长或短的征程。

  站在黎明里,我笑看黑夜和白天,该走的走,该来的来,怀一颗镇静、坦然的心,憧憬该来的来。

  关于黎明的散文篇2:.黎明

  漆黑、冰冷的夜里,我的心行走在绝望的沙漠上。红花、绿叶你们到那里去了呢?青山、绿水你们怎么不向我招手呢?难道你们也在冷落我,让我孤独一人感受这荒山野岭。刹那间,我的内心涌起一丝伤愁,坎坷的人生路何时才是尽头?那里又是我幸福的归宿?这些年里风里来,雨里去,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我拼搏,我努力,终究还是看不到彩虹。“因为你没有学识才华,你就听天由命吧!”朋友对我脱口而出。我不甘心,顿时,感觉全身的血液在沸腾,我的心快要跳了出来,我暗自发誓,我要冲出云层,冲走黑暗。

  我从最基层做起,别人不愿意干的活我抢着干,我得到了一份微薄的薪水。我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伸出援助之手,听到了别人的称赞,受到表扬的我比得到双倍的薪水还要高兴。我在人群中微笑着,同时也看到一张张真诚的笑脸,我感到了温暖、亲情。内心世界再也不是凄惨,悲凉。我走出了阴暗的角落,穿梭在大街小巷,饱眼山高林密,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在太阳光的照耀之下,显得是那么和谐、自然。我挺起了自信的胸脯,两眼窥视着街头巷尾的招聘栏目,选择着与自己相称的职业。在自己喜爱的岗位上,敬岗敬业,辛勤耕耘。最终我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奖金提高了,心劲儿足了,干活不在觉得累。平凡的岗位改变了我的人生观,锻炼了我的意志。

  终于,我冲破了层层阻力,在黑暗中重返光明,逆境中选择战胜。在不为人知的岗位上散发出一点点余热,温暖着别人,照亮了我前进的脚步。我知道黑暗将要走远,我看到了黎明,看到了黎明前的第一轮阳光。它是那么的光彩夺目,普照着大地,沐浴着万物,显的是那么富有生机和活力。

  黎明它终于来到了,使我这个在黑暗中步走的灵魂终于不再漂泊。

  关于黎明的散文篇3:寂静黎明

  1942年5月,俄罗斯北方沐浴着春风,这是寒国难得的好季节,可那里的人们却无法尽情地享用,战火正燃烧着广袤的大地。瓦斯科夫准尉领导着一群高炮女兵,残酷的战争环境让那些青春、阳光的姑娘担负起保卫家园的责任,但毕竟她们还无需直面敌人。因此,她们在上级面前,像喜鹊一般叽叽喳喳,她们不满简单的伙食,吵着摘采野果野菜,因为没有热汤喝她们会瘦的,她们信守服役女兵可在任何战场上晒内衣的指令。

  一个披着青纱的寂静黎明,夜晚偷偷回家看望三岁孩子的女兵班长丽达在回营途中意外地发现两名全副武装的德国侦察兵。瓦斯科夫受命带领五位临时凑成的女兵小分队去执行消灭敌人的任务,不久前还光着身子晒日光浴的姑娘马上要变成“近卫军”了。她们是丽达、冉妮娅、嘉丽娅、李莎和索妮亚。

  他们抄近路赶赴林区,在穿越沼泽时,瘦小的嘉丽娅丢失了一只靴子。一路狼狈后他们还是来到了静静的沃比湖边,漫长的等待终于发现德寇不是二人而是十六人。于是他们迅速作出调整,健硕的姑娘李莎沿来路回去报信搬救兵,其他人则装扮成伐木工人的样子迷惑敌人,延缓他们的前进。

  湖畔的森林回荡着姑娘们夸张的喧嚣声,德寇不明就里,潜伏在林中观望判断着。为了把戏演像,美丽的冉妮娅在歌声中脱掉衣服扑入水中,阳光照射着她洁白的身躯,她勇敢地游向对岸,面对着躲藏敌人的枪口,若无其事地穿上衬裙,把满头金发甩向肩后,“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歌声中,瓦斯科夫开始追逐姑娘。林中一片沉寂,灌木纹丝不动,敌人的枪声没响。

  没有救兵。李莎努力地在沼泽中行进,不容偏离方向。突然一个气泡冒起,她本能地躲了一下,这一躲,她脚下失去了支撑,立刻陷入泥中,没有旁人的帮助她无法自拔。五月的天空阳光耀眼,这位暗恋着瓦斯科夫并约定明天一同唱歌的姑娘没有了明天。

  又一个黎明,延滞了一天的德寇先下手了,带着诗集的翻译索妮亚在替瓦斯科夫取烟荷包的路上遇难,她只发出了一声微弱的喊声,她本该在校园里完成学业的。短兵相接的激烈搏杀,当冉妮娅平生第一次杀了鬼子后,像喝醉了酒跪倒在地上。战火纷飞,嘉丽娅双手抱头飞也似地跑过空地,密集的子弹扫过,她已一头栽倒在地。柔弱的姑娘是一个弃婴,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充满着对母亲的幻想。但没有妈妈,只有熬过战争的人才有妈妈。

  瓦斯科夫还剩两个干练、美丽的姑娘,敌人还有十二个。火光交织,弹痕密集,丽达肚子炸伤鲜血直流,军用皮带陷进内脏。瓦斯科夫为她止血,冉妮娅为了掩护战友引开敌人,她拼命奔跑不停射击,敌人向她合围,一颗子弹击中她的肋部,她觉得惊讶,她记得自己才十九岁。她继续保持射击,直到大量的子弹打在她的身上。丽达不愿拖累瓦斯科夫,在和他吻别后,用子弹击中自己的太阳穴,枪顶得很近,几乎没流出血。

  敌人最终被消灭,但鲜花已凋谢在盛开鲜花的土地上。

  人类社会发展史,是战争与和平的历史,战争破坏和平,战争也保卫和平。丽达她们本该在和平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地生存,女孩不属于牺牲。正如作者所说:“妇女的使命是生育,是延续生命,不是战争,不是死亡。”可是,当没有和平时,她们便无从选择,她们勇敢地挑起卫国卫民的重任,哪怕牺牲也在所不惜。她们青春、美丽,也具备常人都有的缺点,会妒忌、攀比、使小性、恶作剧,唯有如此才真实可信,她们的悲壮才可歌可泣。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所以悲剧美才更有震撼意义。

  姑娘们为之流血牺牲的红色政权作为地缘政治已经不存在了,但广袤的大地还在,战斗的民族还在,历史的真实还在,浓浓的人性还在,静悄悄的黎明还在。当湖面轻轻披上面纱,当天空刚刚抹上朝霞,美丽的姑娘悄无声息,这里的黎明不说话……

  
看了“关于黎明的散文"的人还看过:

1.关于黎明的散文

2.描写黎明的优美散文欣赏

3.描写黎明的写景抒情散文

4.励志文章:努力不觉黎明远

5.关于立志散文

2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