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饮食的散文范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孔夫子说过食色性也,今天我们不谈色,只看饮食的散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饮食的散文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饮食的散文篇1:吃

  吃是一个与生命相伴始终的命题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需看看季老回忆录里的一些小插曲。幼时的季羡林家境苦寒,连吃饱都是个大问题。主食都是以红(苦涩的高粱)为主。他二大爷家则较宽裕,吃黄的(棒子面)算是家常便饭。聪明的小羡林就会瞅准时机割上一大捆青草或高粱叶给二大爷家的老牛送过去,然后赖着不走蹭上一顿黄的。大奶奶家境则更好一些,小羡林一大早就会跑过去,甜甜地叫上一声:大奶奶!这时大奶奶就会不知从哪儿摸出一小块白的递给小羡林。__时期,季先生也难逃厄运。批斗、抄家、毒打、劳作搞得季先生又累又饿、疲惫不堪。一次抄小路的时候,季先生发现了遗弃在路旁的蒸笼,上面竟然还沾有馒头皮儿,不过已经长了花花绿绿的毛。饥饿难耐的季先生也顾不了许多,用手一点点抠下来送进嘴里。季老是我极其钦佩和尊敬的长者,心中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不敬,我不过是借老人家的经历来印证一下吃的欲望有多强烈、饥饿有多可怕,二来也为我写作此文壮壮胆而已。

  我出生的七十年代物质非常匮乏,一日三餐如何果腹是个令人挠头的问题,农村更是如此。父母老来得子,加上幼时体弱多病,自是对我关爱有加。那时一家人都是清汤寡水,只有我开了一点小灶,父母用树叶或菜叶把和好的一小块(玉米或小麦)面团包好,放在灶堂里用碳灰烤熟。至于味道如何已不得而知了,只是稍大一些后听家人提起过。

  几位姐姐也挺疼爱我,连有好吃的野果都忘不了我。可有一次吃桑葚就出了大问题,也许吃得太多,也许桑葚不适合我,反正就是不消化。我整日哭闹,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父母为此找了好多医生,可愣是治不了,我日渐消瘦,最后除了小肚皮都没人形了,弄得父母都灰了心。就在他们绝望无助的时候,碰到了一个赤脚医生。他介绍了一个方子让父母试试。得,死马当成活马医,试试吧!没成想一副药就管用了,我从死亡线上被拽了回来,父母喜极而泣。

  感谢天,感谢地,伟大的改革开始了,吃饱的问题很快得以解决,但吃肉依然是很珍稀的事儿,要么逢年过节(当然得是重要节日,比如端午、中秋),要么婚丧嫁娶才有机会打牙祭。每到这个时候,大人小孩都会让嘴和胃超水平工作,把长时间的亏欠补回来。然而总有一些人的肠胃不堪重负, 弄得老打臭嗝儿不说,还上吐下泻。邻家有个小孩就因为一次劳累过度,害得他几月不思肉味。

  盛夏时节,一次在大伯家。刚出锅的包子呼呼冒着热气,带着麦香和甜蜜扑鼻而来。我抓了一个急不可待地咬了一口。好烫,这时小手一哆嗦,包子里的糖水顺势全倒在光光的胸脯上。吃得欲望顿时无影无踪,我当时一心一意做的事便是嗷嗷痛哭。母亲慌忙用手把我身上的糖水拂掉,一边用另一只手在我背上轻抚,并说了很多安慰的话。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安静下来,好在身上没落下什么疤痕,但心里的印记却永远地刻下了。

  跟其他小朋友多日不知肉味不同,我的境况就好多了。父亲是个木匠,手艺在十里八村可是响得很。不时就有人请他去做家具或农具。那时的人们很纯朴、热情,总是极尽所能做出各种美食来犒劳客人和工匠。所以每到放学的时候,我总会去找父亲。美其名曰找,不过是想蹭一顿好饭罢了。父亲见到我总说一句:你怎么又来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也不搭话,好在主人往往也没把我这个小屁孩儿搁在心上。有必要解释一下,那时的我压根儿不知道季老这个人和他的故事,所以自然没受到他的什么启发,爱找父亲的冲动纯属巧合而已。 借父亲的光,我的童年营养勉强算是跟上了,这也是当时我还不太瘦的原因。

  下面我要隆重介绍一下儿时我的最爱豆瓣肉,它至今仍雄据我味蕾榜的榜首。 。一块带皮的猪肉四四方方、半肥半廋,先把毛烙净,烙得皮儿也有些焦黄,然后洗净用刀纵横切割,但皮儿还相连。用川南的豆瓣(和郫县豆瓣的区别是不带油)抹匀,倒扣在碗里,在锅里加水用大火熏蒸。上桌时那金黄的油、酥黄的皮儿、嫩白的肥肉、酱红的廋肉,还有那星星点点的豆瓣、辣椒、青花椒和子姜,它们的香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在让人馋涎预滴。吃一口绵软嫩滑、麻辣香咸,从嘴里滑入喉咙,再到五脏六腑,最后渗透全身。简直是神仙吃的美食,若能重新品尝不知是否还有当年的味道。

  关于饮食的散文篇2:品味饮食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燧人氏钻木取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从此,人类吃上了熟食,寿命得到了延长。燧人氏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敬仰的“三皇”之一。然而,由于钻木取火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品容易腐烂,很难在考古发掘中被发现,因此,究竟钻木取火是怎样的过程,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是否属实,在学者的心中,始终存在一个难解的迷。但这所有的一切并不影响我们对伟大祖先的顶礼膜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你会发现,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深远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百姓津津乐道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八大菜系”。“八大菜系”之首当推鲁菜,这也是山东人的骄傲,其次是粤菜、川菜、湘菜、闽菜、浙菜、苏菜和徽菜。

  据不完全统计,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大概要吃8万多顿饭,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精心研制出很多美食,而且做美食的食材和手法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煎、烹、炸、炒、熏、煮、炖、烤、腌、闷、烩、烧、拌、拼、蒸、熬等等等等。

  自古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是礼仪之邦,待客之道那是自然是少不了的,每逢家有重要客人到访时,男主人就会热情招待,女主人也会使出浑身解数,把平日里难得一露的精湛厨艺充分展示出来,做一桌丰盛的饭菜盛情款待,极尽地主之谊之能事。

  清朝初期,王公贵族们融合汉族饮食文化,创造性的做出了令人垂涎三尺的“满汉全席”,据说,“满汉全席”共有108道菜。什么“龙衔海棠、“凤凰展翅”、“黄袍加身”、“晶玉海棠”、“龙凤柔情”、“金蟾拜月”、“琉璃珠玑”、“龙凤呈祥”……,坦白地说,我别说吃了,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看着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菜名,您嘴里的口水是不是也快流出来了呢?据说,慈禧太后一日三餐吃的就是“满汉全席”,其实,她一个人一顿饭哪能吃的了那么多的东西,吃不了怎么办呢?无非就是赏给大臣、太监、宫女们吃,还美其名曰“御赐”。大臣、太监、宫女们在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谢赏的同时,嘴里还要大声说一句:“谢主隆恩”。完事之后,才能享用那些能够代表提高身价、光宗耀祖“御赐”的美食。

  抗日战争时期,物资匮乏,国军的一位将领说“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其实,我倒愿意“前方紧吃,后方吃紧”,因为,什么时候“前方紧吃”了,就预示着战争即将结束了,好日子快开始了。

  在和平年代,凡庆祝重大节日,都会普天同庆,大到国宴,小到家宴,都离不开丰盛的美食,有道是:无酒不成席,聊到开心处,不免要小酌一杯。或自斟自饮,或交杯换盏。喝酒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新婚夫妻结婚时要喝“交杯酒”、新媳妇回娘家要喝“回门酒”、小孩子满月要喝“满月酒”、孩子满周岁要喝“周岁酒”、朋友聚会要喝“聚会酒”、喜迁新居要喝“乔迁酒”、生日宴会要喝“长寿酒”、工程竣工要喝“庆功酒”、金榜题名要喝“谢师酒”、送别要喝“践行酒”……,总之,只要想喝酒,天天都能找到喝酒的理由。喝酒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宴会上,当“红烧鲤鱼”这道菜摆在桌上时,通常是会喝鱼头酒的(鱼头一般会对准德高望重或职务较高的人),而且规定“头三尾四背五肚六”,也就是说,鱼头对着谁,谁喝三杯;鱼尾对着谁,谁喝四杯;鱼背对着谁,谁喝五杯;鱼肚对着谁,谁喝六杯;还有像“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能喝二两喝五两,这样地干部我欣赏”、“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才放心”、“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干部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干部没人要”……,诸如此类的劝酒词实在是太多太多,我突然发现,中国人饮食文化实在是太内行了。

  过去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是“酒逢千杯知己少”,现在喝酒交心的人已经不多见了。喝好不等于喝倒,喝酒喝的痛不痛快,不在于酒好不好,而在于喝酒的心情和喝酒的人。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关于饮食的散文篇3:谈吃

  同学找去吃饭,要了一盘杨拉罐,出于好奇,吃了一些,干巴巴的的,没觉得有什么好吃。

  杨拉罐,我小时经常能够见到,好象在榆树上最多。小时侯,在山上灌木林旁走过,不小心被杨拉子蜇过几次,那种滋滋的刺疼,疼得人龇牙咧嘴,我现在还有记忆。为了报复,有时会尽力找到杨拉子弄死。杨拉罐是杨拉子过冬的存身罐,那时可不知杨拉罐能吃,有时只是揪下来玩,但之后随手也就扔掉了。谁会想到有一天,杨拉罐也能成为人们口中的食物呢。

  记得年轻时读过一篇散文《中国人与吃》,大概是秦牧写的。是说中国人在吃的方面实在是世界一流,中国人开的餐馆也遍布世界各地,足见中国人在吃的方面独擅其长。作者似乎在讽刺中国人在大吃二喝方面无人能比,而在其他方面却不见其长了(指当时经济落后)。

  清代诗人袁枚,曾写过一本随园食单,内容如何,不得而知。不过,对国人的菜品总结归纳一下,提高一下国人一生活质量,不能不说是子才先生对国人的贡献。作家林语堂的妻女也写过一本菜谱,经林语堂润色发表,据说在美国还得了奖。袁枚和林语堂都是快乐主义者,吃的好一点,吃出快乐来,自然也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

  从烧菜的好坏,不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也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心灵手巧,这当然不可一概而论,可也有一定道理。所谓一事精,事事精,触类旁通。此事最具代表性的是伊尹、易牙。伊尹由厨师而至将相,两方面都做到了极致。易牙在历史上是大大的坏人,他为了取悦齐桓公,烹了自己儿子给齐桓公品尝,我一直疑心桓公怎么能吃的下去。易牙烧得一手好菜,齐桓公离不开他,这应该是很重要原因,坏人往往也有绝活。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见一贯讲求仁义道德的圣人,也不是板着脸天天讲礼,也不反对吃得好一点。只要不是铺张浪费,不去暴殄天物。把食物做得好吃一点,实在是人之常情。看过一个介绍说,一个人去了偏远的乡下,那里只有土豆可吃,所以就变着法子做土豆,这是被生活所逼的不得已,却也给我们启示,日常的生活完全可以变变花样,那样生活会更容易耐受。浮生六记里陈芸,贫苦的生活,也让她过得有滋有味,富有诗意情趣,真让人羡慕。和陈芸那样的女人一起生活,不知是男人要几世才修来的福分。

  在我看来,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不是四大发明,造纸印刷,而是豆腐。现在,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没有豆腐是不可想象的。我知道的用豆腐做出的菜就有烧豆腐,麻辣豆腐,鸡刨豆腐、鳕鱼炖豆腐等等,淋林兰总,说不出名字的不知还有多少。我总觉得,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里,豆腐不知营养和救治了多少人。昆虫学家法布尔说,发明一道菜,不亚于发现一颗小行星,信然。

  对于吃,不能不说自己很遗憾,一没福气,二没肠胃。小时没条件不用说了。现在条件好一点了,温饱水平。家里没有灵巧人操厨,我自己来做,又没有手艺和耐心,结果饭菜总是做得囫囵。而且现在的我,肠胃也消化不了多少好东西了。好在小时苦日子过得多,对什么都不挑,一切家常饭菜在我的嘴里都可以吃得很香。

  

3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