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蚕的散文
养蚕可爱,不在过程,而是在看它最后的灿烂吐丝。关于蚕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蚕的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蚕的散文篇1:蚕儿
我念着,偷偷摸一下胸口,那软软的棉团儿,已经被身体暖热了。我想把那棉团儿掏出来看看,但瞧瞧老师,那一双眼睛正盯着我,我立即挺直了身子。
一节课后,我跑出教室,躲在房檐下,展开棉团儿,啊呀,出壳了!在那块黑麻纸上,爬着两条蚂蚁一样的小蚕,一动也不动。我用一根鸡毛把小蚕儿粘起来,轻轻放到早已备好的小铁盒里。再一细看,有两条蚕儿刚刚咬开外壳,伸出黑黑的头来,那多半截身子还卡在壳儿里,吃力地蠕动着。
上课的哨声响了。
“二年级写字。”
老师给四年级讲课了。我揭开墨盒。那两条小蚕儿出壳了吧?出壳了,千万可别压死了。
我终于忍不住,掏出棉团儿来。那两条蚕儿果然出壳了。我取出鸡毛,揭开小铁盒。
哐,头顶挨了重重的一击,眼里直冒金星,我几乎从木凳上翻跌下去。老师背着双手,握着教鞭,站在我的身后。慌乱中,铁盒和棉团儿都掉在地上了。
老师的一只大脚伸过来,一下踩扁了那个小铁盒;又一脚,踩烂了包着蚕子儿的棉团儿。我立时闭上眼睛,那刚刚出壳的蚕儿**…教室里静得像空寂的山谷。
过了几天,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一、二年级被分给他教了。
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之前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脸上擦出血了。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问。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
他牵着我的胳膊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怎么弄破的?”他问。“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喂蚕儿的同学多吗?”“小明、拴牛……”我举出几个人来,“多咧!”
他高兴了,笑眯眯的眼睛里,闪出活泼而好奇的光彩,“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候,他在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像个小孩,“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可没过多久,老师却被调走了。他说:“有人把我反映到上级那儿,说我把娃娃惯坏了!”
我于是想到村子里的许多议论来。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一点儿先生的架势嘛!失了体统嘛!他们居然不能容忍孩子喜欢的一位老师!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他的胸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的纪念章,金光给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增添了光彩。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所小学里教书。当老师的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蒋老师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了上面……
描写蚕的散文篇2:可爱的蚕宝宝
妈妈给我买了三条蚕,我把它们放在盒子里,天天给它们桑叶吃,观察它们。
蚕宝宝身子白白嫩嫩的,它的眼睛像小黑点似的,一闪 一闪的,它的头上有皱皮,身上有环节,每个环节里都有一个小黑点,蚕宝宝共有十四只脚,头上六只,身上八只。
我每天都给蚕宝宝桑叶吃,我刚把桑叶放进盒子里,三条蚕马上爬过来吃桑叶,我想:这三条蚕怎么这么爱吃桑叶呀?我仔细一看,蚕吃桑叶时嘴巴一拱一拱地,就像一个耙子,不一会儿桑叶就给吃掉一大半。
蚕们长的大小不一,我给它们取了名字,最胖的叫大白,不胖不瘦的叫二白,最瘦的叫小白。大白老是吃个不停,一天到晚总没看它停过,所以长的特胖;二白很调皮,总是边吃边玩,有一次,我还看见它用嘴巴把自己拉的屎叼起来往头顶一抛,又叼起一个又往上一抛,像海豚顶球一样,特好玩;小白就很懒,吃吃停停,难怪长得瘦瘦的。
我养的蚕宝宝可爱吧?我希望它们快快长大,长出大大的蚕茧,生出更多的小蚕来。
描写蚕的散文篇3:我的蚕宝宝
今年春天,叔叔给出了我一些蚕籽,我宝贝似的,用棉花包好,将它们塞进我贴身的口袋里,时时刻刻地给它们送温暖,好让小蚕赶紧被孵化出来。一天,我放学到家,打开棉花包一看,哇,已经有5条小蚕出来了!它们好似一个个小黑线头,只有大约只有1毫米那么长,根本分不清是哪儿是头和哪儿是尾。接下来的几天,其它的小蚕也陆续出世了。小蚕吃桑叶的样子很有意思,看他们一动不动,好像不在吃桑叶。过了小半天的功夫,桑叶上就像被针刺了无数个小洞洞。
经过几天的喂养,蚕宝宝已经长大了,身体加粗了一倍。有一天,我发现有几只小蚕一动不动,给它桑叶,它也不吃。我还以为它死了呢!赶紧叫妈妈来看,妈妈告诉我,小蚕长大了,正在“换衣服”呢!原来,小蚕通过蜕皮才能够长大。经过一次蜕皮小蚕已经从黑宝宝变成黄宝宝了。
蚕宝宝的“饭量”开始增大,又过了几天,蚕宝宝又开始了第二次蜕皮,蜕皮之后,蚕宝宝变得漂亮了,长得越来越白了,身体也越来越胖……经过四次蜕皮——蚕宝宝长得白白胖胖的,有5-6厘米长呢,跟我食指差不多。这时候,蚕宝宝的食量也大得惊人,它不停地吃,每一次他们吃桑叶的时候,都会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不一会儿,只剩下桑叶的经脉了,以致我都来不及采桑叶。
渐渐地,蚕宝宝的身体开始透明了,又开始不吃桑叶了。它找了个角落,嘴里不停地吐出晶莹剔透的丝,像要把自已包裹起来,问了妈妈才知道蚕宝宝结茧了。一个个白色的、黄色的茧晶莹剔透,美丽极了。又过了十来天,美丽的蚕茧开了一个口子,蚕蛾飞了出来,蚕蛾们屁股对屁股交配后,母蚕蛾的肚子变得大大的,生下了许多蚕籽。我要好好保存,明年可以再养蚕宝宝!
看过“描写蚕的散文”的人还看:
1.歌颂蚕的文章
2.歌颂竹子的散文
3.有关胡杨的散文
4.优雅的描写安静的散文
5.描写黎明的优美散文欣赏
描写蚕的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