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写清明的散文 关于清明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描写清明的散文篇1:写在清明

  有人说慢慢地什么都会变淡,我认为不尽其然,像思念就不是的,少小时逝去的亲人,你可能连一滴眼泪都没洒过,平日也不会想起,但岁月会邀他如梦,幷痛彻心底,越久越强,生根发芽。我的爷爷已经走了二十多年了,他的墓地我只在照片里见过,活着一个非常慈爱的老人,死去就是一个冰冷的墓碑,有些痛苦是不想面对的,幸好父母还健在,人常说七十岁有个妈,八十岁有个家,这就是幸福。

  我的童年是在爷爷家过的,爷爷对我很好,记忆里连一句重话都没有责备过,用溺爱一点都不过份,我是他的骄傲。走在哪里,他都会说:“瞧,这是我孙女,聪明着呢。”小时贪玩,有时不写作业,凌晨四点忽然想起,天寒地冻的,趴在被窝里一边写一边睡,爷爷就会喊醒两个姑姑做陪。

  爷爷是那种温和寡言的人,只有讲到我时,才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常听他对棋友说我的孙女如何,如何。。。。字写得那是龙飞凤舞,闭着眼睛都能把作业做完之类的话。想一想,一边睡一边写肯定是龙飞凤舞。常想,爱!真是没有道理的。

  爷爷是一个很复杂的人,解放前,家境不错,吸食鸦片,新中国成立后戒毒,改抽烟斗。最穷时半袋米可换大烟抽,富时大衣柜都包着金角。我常想一个人的一生怎么都是一过,我见过最不在乎钱的人,就是我的爷爷。平日里养鸟种花,读书看报,每天早起提着鸟笼子溜鸟,用兰布做一套,隔三差五还要做鸟食,鸡蛋加小米又蒸又碾的,很麻烦。七十年代一对白玉要五十元钱,爷爷都不会心疼, 也不会管家里有没有米下锅,戏是要听的,澡是要搓的,奶是要喝的,馆子是要下的。家里没有积蓄,基本用完花完。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平!你想吃什么,爷带你下馆子去。”记忆里他没留下一句有哲理的话,也许他的一生就是这样随意而饱受争议。

  小时常陪他看电影,一老一小,走在马路上,厚厚的冰。爷爷穿一件长长的皮袍子,带一顶皮帽子,雪白的山羊胡子,个子高高的,腰板直直的,有绅士风度,若干年后还能听到人们这样评价他。胡子文丝不乱,是要用木梳梳的,洗脸时要带一个特制的套子,掉一根都很心疼。

  爷爷酷爱京剧,高兴时,苦闷时都会唱上一段。你总能听到文明棍敲击地板的声音,一边敲一边唱:黑老包端坐在开封府,骂一声陈世美,枉披了人皮一张。耳熏目染,听到京剧里好的唱词唱段,也会侧耳。

  爷爷去世前,是在敬老院生活的,一个人孤孤单单。每当想到这些我都心如刀绞,泪就会无声覆盖整个脸。那个年代敬老院凤毛麟角,应该是部队的疗养院,条件很好,所有费用都有我大伯来出,他是家里最有实力的,但爷爷多次表示不想在那里呆,但又能到哪去呢!

  爷爷原来是有正式工作的,在邮局上班,他本人是一个自由散漫的人,朝九晚五的生活受不了,旧社会的印迹在他身上留下太多了,辞职了,过着自由人的生活。他每个子女家都呆过,每家都会留下他的鸟笼子,春天来时鸟就开叫,煞是好听。他有他的生活,是跟别人不同的生活,金钱对他来说是一个数字,精神生活永远是第一位,没钱时可以变买家产,就在自家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

  爷爷在我家住过,那时,父亲每月二百七十元的工资,在80年代初也算高工资,发工资当天,爷爷说想出去玩几天,父亲就全给了他,一星期后回来只剩两角钱。我们三姊妹,都住校,等着家里的生活费。幷且他收留了一个流浪儿,为其提供吃喝。母亲勤劳能干节俭,看不惯爷爷的作风。

  爷爷酷爱养羊,城市是不能养的,在农村请的人,由别人照料。即不为羊奶,也不为羊毛,只为了喜好,羊被喂的黄皮寡瘦,一批一批前仆后继。母亲不在家时,他会把一袋一袋白面加盐用水拌均喂羊喝。母亲再好,这样的日子,也是不想过的。我总结一点,他们不是一路人。

  直到今天父亲都会饱含深清的讲:“你爷就那一人,爱花钱,在医院不能动时,我都给他兜里搁五百元钱,放着踏实呀,我留五元钱返程,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现在你爷再也花不到我的钱了,怪只怪那时咱家穷,不能给你爷想要的生活。”

  常听大伯诉苦:“我们家老爷子,天上难寻,地下难找,难伺候着呢。鱼眼睛窝下去就说用死鱼做的,糖醋排骨要请厨师单做。”

  有一次,我们每一家都接到大伯的电报,爷爷失踪了,翻遍了整个城市都没找到,大家都绝望了,一星期后,大伯接到爷爷的电话,说他刚从泰山回来,住在宾馆里。爷爷心性高傲,喜欢在儿女面前摆谱,言下之意,你不驱车来接,我是不会回去的。

  人都是立体的,有许多面。我能看到的是他的慈爱,还有深深的孤独。他往往一动不动望着窗外,楼下只有新兵来回机械的走着正步,一站就是一上午。有一次,一只猫一夜间吃了八只鸟,一只不剩。爷爷几天都没有吃饭,我看到他蹲在地上,吧哒吧哒地掉眼泪。那时家里真的没有闲钱买这些,我们三姊妹要读书。一只鸟很贵,是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想一想,我现在有钱买了,爷爷却去了天国。

  每个人对爷爷的评价都不一样,人常讲盖棺定论,在大伯心中记忆最深的是抽鸭片的日子,乌云笼罩。 他常讲:“你们不了解你们的爷爷,我的母亲苦啊!”

  描写清明的散文篇2:清明,一个怀念的日子

  在我的印象中,清明是用来祭祖扫墓的,是民间传统的祭祀日,是生者对亡者的怀念和祭奠。每当此时,各个家族都会自动联系起来,一起到先人的墓地敬香、烧纸、叩拜,祈求亡者保佑家人平安。同时,也为逝者的墓地四周清除杂草,给被雨水冲陷了的坟茔培上新土,以使亡者得以安息。这就是被民间所称的“扫墓”、“插清(明)”。

  是啊,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油菜花开,天蓝水碧,桃李争艳,正是踏青的好时光。为了表达对亡者的追思、怀念,早年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就常常借清明春和景朗之际,回到家乡祭悼逝去的先人,探亲访友,一览家乡的变化。但有的人却要好几年才能回去一次。如今,交通发达了,清明时回家的人也就多了起来。政府考虑到人民所需,便将“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排上了法定节日板,目的是使民众能更好地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我离开家乡在古城工作已20余年了,每当清明扫墓之时,大都只能由父母亲代劳了。特别是父亲,只要在清明前后都必回老家去为先祖、亲人们上坟、烧香。那种慈悲之心,即使作为已过八十高龄的老人他也一如既往。实际上早些年父亲也很少让我和弟妹们参与这些事,那是除了我们年岁小之外,还因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祖父、祖母是谁,父亲在他十二、三岁之时,祖父母就已离他而去,平时也只偶尔听他讲起自己的父亲、母亲。但,还是有一次我随家族十好几人一起去参加过一次大型的扫墓祭祀活动。父亲曾说,是祖父墓地的风水好,才有了我们家的人丁兴旺。那天我们都怀着肃穆的心情,在祖父的墓前(用土挑起来的坟茔)为之点香、烧冥钱,拱手叩拜,祈求祖父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平安健康。随后,我们一行还东奔西走到了各位众亲的坟上为其扫墓。除了后来逝去的叔祖父、大姑父等人生前还熟知外,其他亲邻我未能一一记住,更难想到他们的形象,只有默默祈愿所有逝者安息。

  前些年,父母搬到县城住了,我们无需再回老家乡下插清(明)。但在县城的公墓却多了几位新亡人,且都与我们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每到清明时,自然会想起他们。他们有的因英年早逝,有的因是至亲好友,值得我们去怀念。这里仅提其中几位:十多年前,我妹夫因患白血病去世时才四十岁左右,这是一个不惧病痛、很有责任感的好人。他下岗多年,与病魔抗争却多达十一年,去世前不久还抱病在外地打工,是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回来住院治疗的。不曾想这竟是他生命最后的二十多个日子。他还是第一个在我身边,我摸着他的脉搏、看着他离开人世的人。我从他最后合上的双眼中,看到了他有太多的不舍,不禁凄然泪下。我的大叔父离世时还不到花甲之年,他一生为人忠厚,勤政廉洁,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干部。正当快办退休手续可安享天伦之乐的时候,病魔却过早剥夺了他生存的权利,令人无不哀惋。记得他生命处于垂危之时,我去探望,握着他的手的时候,冥冥中他虽无法言语,但却让我感到,也许他自知去日不多难以言说,不由得眼角的泪水夺眶而出,那一刻我的心震颤了,人的生命啊,是何其脆弱!岳父,是我最敬重的人。他的睿智、他的宽容大度、他的行事作风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心如明镜,从不糊涂,他对世事的分析、预测甚至让人折服。在他临终前的日子里,虽然也不能说话了,但他忍住病痛,走得从容,更令子女们念记。送别时,他生前的同事及好朋友们都来了,缅怀他的点滴,赞许更多。而葬礼的场面在县城也并不多见。还有好几位陆续离开我们的亲人,恕我不能一一道来,他们都存于我的心里。所以,如今每年清明只要能回去,我都会到县城的公墓,一一去寻他们的墓碑为其扫墓,唯恐漏掉谁。驻足于亲友的墓前,我为他们点起一注香,烧上几张纸,鞠上三个躬,默默为他们祈祷,以表无限怀念之情,只祈愿他们在天国一切安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人的生死有命,我们无法左右。当我们怀念逝者的时候,才知道生命是多么的无常,便对生死多了一份敬畏。上周,约好去为我的发小老同学扫墓,前一天天气还是好好的,没有想到晚上就下了一夜雨。早上,天空依然飘着细雨,让我对清明雨有了更多感触。冒雨去到建在山坡上的墓地,这位我们曾经的同学会会长已长眠于此了。他也是我在这个城市可以亲近的人之一,我知道,他是带着自己好多还没来得及实现的愿望而不甘心地走的,可见,人生是何等无奈!我将一束鲜花摆放他的墓前,留下的只有真情怀念。同学们常提起是他在十年前精心组织的同学会,使大家才有了分别三十年后的第一次相聚机会。可如今,斯人已去,黄鹤悲鸣......由此想到,每一个逝者都有其人生轨迹,他们的理想和精神,不论伟大还是平凡,都值得生者去怀念。但作为生者,在纪念逝者的同时,是否更应该从他们的人生中得到什么呢?

  描写清明的散文篇3:清明,我没有悲伤

  细雨入微,千年不老的等待,岁月的沧桑仍旧抹去了一切,包括悲哀……

  ——题记

  独撑一把油纸伞,静静的步于细雨中,墨迹般的雨点润湿了写满沧桑的地板,梨花风起正清明,怕是连梨花也被打湿了轨迹,在路道中寂静的哭泣。或许,我不会懂得,那几许悲哀流畅;或许,也只是来体会雨落湖畔的,涟漪里漾出的愁绪漫天。

  清明时节,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看着那雨帘中的点点泪痕,我却说不出那“这次第,怎一愁字了得?“,人心如此难测,而我又是其中一个。眼中的雨幕,一直守着无奈,只是为这平静的心境感到悲哀,为自己感到悲哀……

  时间就此流逝在烟雨中,踩着碎步我来到了坟前,春草已经覆盖了原来的石板,这是我的亲人,而此时,我却不曾有过悲哀,想到这里不禁为自己感到厌恶。或许,一颗难以猜测的心早在岁月行于指尖是被抹去了纯真。但人心便理当如此吗?我轻轻放下了伞,回味那因此而带来的无尽的伤。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正处春季 ,春季本应蓬勃,这不着边的情绪与不着实的矛盾,也许早就决定了这不悲伤的结局吧!落花离去且留红印,大雁南飞还留羽翼,而人离去留下的是什么,难到是伤悲吗?

  不愿承认,也因此不想承认。是的,人走了,留下的虽是思念与一望无际的伤。但是也因此留下了残缺,美丽的残缺。人若离去,便可不被世俗所羁绊,便不再受了这人生的苦,对于死去的人那是幸福的 ,若离去前,还有人记恨他,那么离去后,又有什么可记恨的呢,或许给一句祝福会更好吧。

  岁月这条长河,是那么残忍,却又那么慈悲。她拿走的不只是无奈与失望,但她给予的也不只是幸福与感激。那无尽头的边缘里,交织的何止是那么简单。

  清明雨下,万物皆生。花落草长,萤飞碟戏。

  再寻不到那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霜冻骨寒,人死不返,也许他们需要的是活着人的祝福与幸福而已。

  清明,我没有悲伤……

  
看过“描写清明的散文”的人还看:

1.写清明的经典散文欣赏

2.描写清明的现代散文诗

3.有关描写清明的散文随笔

4.有关描写清明的散文诗歌

5.关于写清明节的散文作品

36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