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写天津的散文 刻画天津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描写天津的散文篇1:有一种怀念叫天津

  心中总有是种怀念,名字叫天津。

  天津对于我来说,就像母亲一样,我虽不是天津人也不是出生在天津,但是我是在天津长大,她就像是故土一样,承载着我儿时的全部记忆,她与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前些日子,认识了一个天津的网友,在他的空间里,找到了一篇名为<<有一种浪漫叫天津>>的文章,扬扬洒洒一万多字,字字句句都表现了天津人对天津的热爱,也可以说是敬爱,在配上那些天津的图景,看着看着,不觉眼泪已经涌出,那是一种名状的感觉,有欣慰,但更多的则是痛苦,就像是与亲人远隔天涯海角一般的牵挂。站在房顶的最高处,远远地望向北方,似乎可以看见她一样,她在笑,她在进步,她在变化。

  还记得,最后一次去天津,已经是08年那年去北京时顺路去了趟天津。住在旅店里,品味天津独有的热情,天津独有的味道,天津独有的方言。她不似北京上海那样喧嚣与浮躁,也不像新疆西藏那般静谧与冷清,她的美,美在她的和谐和,和谐在那一排排独特的小洋楼,和谐在她那不同于北京那样冗长冗长的胡通,和谐在她的繁华与静美,和谐在她的海滨的夜空。她像亲人一样呵护着我们,却又像孩子一样需要我们呵护。

  天津的老人一般都不喊天津,从来都把她叫做天津卫,再配上那独特的方言,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就像亲人之间的呼唤一样亲切。天津的方言已经不能只当作一种语言,而更应该当成是一种艺术,不似诗意却胜于诗意的韵律,不委婉,却也动听。在天津,大街小巷里,总能看到有老人在聊天或是下棋,像古时候的"大同"社会一样,老有所养,颐养天年。而天津的年轻人,更是懂得如何尊老,无论是否认识,遇见老人总要问候一声,打声招呼或是喊一声老大爷好。这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也是其他地方学不来的。

  在天津的那几天,走在以前走过的路上,听着以前的欢笑声,循着以前的足迹,来到那所小学外,却怎么也不敢踏进去,不敢再前进一步,徘徊在校园外。因为已经放假的缘故,校园里显得格外冷清,最终,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动,踏进了校门,在踏进校园的那一刻,我似乎又回到了从前,带着红领巾,每天进出于学校,穿梭于校园的各个地方。那个和以前一样的学校,可人却早就各自散去了,已经找不回当初的那些孩子了。物是人非的痛像针扎一样向我袭来,抬头,却看见那些曾经的樟树林,那些爬满墙壁的爬山虎。那是曾经最喜欢的地方,樟树依然高大,爬山虎也依然翠绿,而我,却不再像那般年轻。期待了许久的地方,再次来到这里,却没有任何欣喜。也许是人已不在,也许是岁月已不在,也许是我们都已不再像以前那样纯洁。带着希冀而来,却带走了满心的惆怅。

  天津,我想你了。如果有一天我老去,我所希望的不是去香格里拉,也不是纽甘西亚,我所希望的便只是在天津郊区,独占一隅方地,建茅屋一间,搭凉棚一架,每天下下棋,钓钓鱼,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淡观天边云卷云舒,去留无意。以此终吾之余生,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天津,我何时才能再次热烈的拥抱你,我何时才能再次投进你的怀抱。

  描写天津的散文篇2:寻找美丽的天津

  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港口,中国重工业的基地,正以年轻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我生在天津,长在天津,天津的巨变另我目不暇接;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商店鳞次栉比;一座座立交桥横架长空;一条条快速路四通八达。

  广场上,公园里,街道旁,无论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青年,蹒跚学步的儿童,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忍不住让人笑开怀。华灯初上,夜晚的津城更加分外妖娆,造型各异的彩灯把天津又变成了一座不夜城。

  美丽的天津位于渤海之滨,是一个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城市。曲折蜿蜒的海河横贯津门,像一条巨龙,从三岔口流向渤海。俯瞰津城,海河又如一条飘逸的玉带,一座座桥梁像彩虹横跨其上,两岸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芳草像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翡翠。

  晚上,波光粼粼的河面,在色彩斑斓的霓虹灯光映射下俨然一块巨大的七彩水晶。往返穿梭的游船犁开水面又卷起层层浪花,人们在岸边悠闲地走着,祥和而安宁。

  “天津卫三宗宝”指的是鼓楼炮台铃铛镐。鼓楼雕栏玉砌,焕然一新的仿古式建筑更显独到的风味。茶馆儿、画楼、琴行……乐声悠扬,画卷沧桑。那一条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一座座雕龙绘凤的亭台楼榭,成为了记载天津历史的标志性建筑。

  那座高耸入云的天塔,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五大道小洋楼别有特色,银河广场中的天津博物馆像一只洁白无瑕的天鹅,还有大大小小的公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都辉映出天津这个现代化都市的风采。世界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流经天津,风景优美的盘山素有“北方黄山”之称……津城美景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天津的巨变,从我家附近的月牙河就可见一斑。改造前的河臭气熏天,路过的人无不掩鼻疾走,河里的各种生活垃圾、烂树叶、塑料袋真是应有尽有。我也讨厌这条臭河,自从市政府下决心改造月牙河,工人叔叔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月牙如浴后的少女,一条崭新的河出现了,他披着崭新的彩衣,岸两边的柳树迎风飞舞,花池中各种鲜花争奇斗艳,蜜蜂、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河水清澈见底。傍晚,漫步在林荫小路,微风一吹,花的清香扑面而来,一天的疲劳也得到缓解。

  我爱天津——我的故乡。

  描写天津的散文篇3:天津人

  大概是祖传的原因吧——但起于何时,我却不知道——我们山东人对天津人就有一种反感。在山东人眼里,认为自己从娘肚子里就养成了秉性耿直、说话直爽的脾气;而天津人却正好相反,油嘴滑舌,光说不练,吹起牛来能吹破天,一张嘴便是“干嘛,干嘛,借(这)是嘛事儿?"叫人讨厌。

  我直到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听妈妈讲得一段笑话。

  那是解放前,我们家住在今天叫做沈阳的奉天,我们的邻居老张便是天津人。

  当时,大伙的日子过得都挺苦,可老张却总想卖富,叫人相信他天天有肉吃。他在门后栓了快猪皮,每天吃完饭临出门就用那块猪皮抹抹嘴,再拿镜子照照,嘴上油光发亮,自己便得意地出门去了。

  一天,老张又和邻居吹自己天天吃肉,并用手摸摸自己的嘴:“我说他二哥,信不信由你,就凭咱借(这)嘴,也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老张正洋洋得意,他家二小子像丢了什么金银财宝似的朝他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爸,爸,不好啦,你拴在门后那块抹嘴的猪皮叫猫叼走啦。”

  老张见自家二小子揭了自己的底,气的照着二小子就是两巴掌。从此,老张这笑话就传开了。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我们山东人对天津人的反感,就是我们家的邻居老王头,和我们是老乡,也是山东人。他家大闺女长得像朵牡丹花,脑子灵,手也巧,可就是偏偏找了个对象是天津人。

  按说,那小伙子长得够帅气,要个有个,要模样有模样,还是厂里的先进,可就因为是个天津人,老王头死活也不让自己的闺女和人家搞对象。无奈,她闺女却并没有山东人的那种偏见,开始是偷偷地搞,后来当着老头的面就往家领。

  这可把老头气个贼死。开始还想劝,一看软的不行,又要来硬的,这下闺女给跑了,上了天津和小伙子结了婚。老头这个气哟,指天跺地发誓,从今往后他没有这个闺女,连门也不让女儿进了。

  过去,我一直对天津人没有好感,从心里瞧不起天津人,讨厌天津人,可在我当兵之后,一个人改变了我对天津人的偏见。

  1977年初,我被分到团后勤处炊事班,不久又被派到刚组建起来的营建小分队独挡一面。一个刚下班几个月的 新兵蛋子,便要单独地担负起三十多人的吃饭任务,而且都是些碌碡碰碾子——实打实地能干能吃的小伙子,这对我来说,就像刚学理发就碰上个疙瘩头——难题啊。

  我怀着闷闷不乐的心情来到营建伙房,这是用砖和黄泥垒起来的临时房子。炉灰坑在屋外,积满了垃圾,夏日的高温,使里面蒸发出一股奇臭的味道,上面爬满了苍蝇,我一到跟前,嗡地一下子飞了起来,我赶忙撤退,找来了些稻草,点着后扔到了上面,这才把那群宝贝轰走了。

  我打开门,再看屋里,桌子上布满灰尘,屋角挂满了蜘蛛网,地上是灰尘,脏布,干了的泔水。我的心就好像大冬天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顿时凉到了底儿。

  正当我愁眉不展时,见一位老同志推着一辆施工用的小车朝伙房走来。他,三十五岁左右,个不高,超不过一米六,布满皱纹的前额明显突出,因而使人感到他那双和蔼、有神的眼睛,深陷的也格外厉害。他黑头发,黑脸堂,黑皮肤,其貌叫人感到有些好笑,只是那有神的眼睛,显示出他的机智,敏感,使人不至于把他看成一个小老头。

  他见到我,先是温和一笑,问:“你是来做饭的吧?”

  “你是......”我询问。

  “我是小分队的王排长,也算是个小头头吧。”他大方友善地回答,使我感到亲切,只是那天津口音使我听起来有些不太顺耳。“天津人”,我心想。

  他又问:“你是想收拾屋子吧?”

  我点点头,发愁地说:“可这房子也太脏、太乱了!”

  “愁嘛,小伙子,活是人干的......”

  他没说完话,我心里便嘀咕起来“愁嘛,愁嘛,你说的轻巧,天津猴。”

  他继续说道:“你先慢慢收拾屋里,外面这堆垃圾我包了。”

  说着,他便干了起来。三伏的太阳,真够毒的了,一会儿王排长的衣服就全湿透了。他干脆脱了上衣,黑幽幽的脊背,太阳一照,油光发亮,胳膊上的肌肉一疙瘩一疙瘩的。

  不大会儿的功夫,那堆在我看来起码要一上午的活儿,他三下五除二,收拾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炉灰坑底也垫了一层新土。他脸上汗涔涔的,背心脱下来准能拧出一碗水。我感动了。心想,这天津人倒也与别的天津人不同,别看人小,挺能干,又是个当官的,要是叫有些干部,给你动动嘴,就脚底抹油——早溜了。

  我掏出手绢,让他擦擦汗,他推说不用,用手往脸上一抹,一甩,把汗水甩了出去。

  我说:“天真够热的,你休息会儿吧,屋里的我来收拾。”

  他说不累,又帮我收拾起来,并问我多大年纪,姓什么,叫什么,什么时候参军,从哪里来的。我都一一答复了。我心想,这天津人倒是挺实在的,又和气又能干,像我们山东人。

  最后他又问:“你有什么困难,可以先给我说,看我能否想办法帮你解决。"

  我见他挺实在,就说自己是个新兵,做三十多人的饭恐怕够呛。

  他沉思了一下,说:“这好办,等人都来齐了,每天给你派个帮厨的,你看咋样?”

  我向他表示谢意,他却只是和善的一笑,说这没什么,是他份内的事。这个天津人给我留下了好感,他动摇了我那对天津人的成见,觉得他亲切、可爱。

  
看过“描写天津的散文”的人还看:

1.关于年华的散文

2.求写海的优秀散文

3.关于好心情的散文

4.优雅的描写安静的散文

5.关于故乡的经典散文

3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