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写西北的散文 描写西北的文章

时间: 超财2 散文

  描写西北的散文篇1:走进大西北之敦煌

  虽然从未来过,但在内心,却是早已相识了很久,很久。这种久,早已在孩提时代就已经烙入印迹,那样空灵,那样纯净。

  在儿时崇拜的文人骚客们的笔下,凉州,瓜州,阳关,丝绸之路,这些带着熟悉味道的词,在脑子里面竟然盘桓了几十年。苍茫的大地,滚滚尘土,啸啸瘦马,幽怨的羌笛,寒风中落莫的军旗以及留守将士们在风中粗糙而又刚毅的脸,这些,组成了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卷,在岁月的留声机中,一而再地播放。于是,敦煌,莫高窟,飞天,玉门关,这些有联系而又无联系的,在忆匣里,时而一一打开,时而又纠结一起,日复一日中,由漫延的长长的篇幅,最终凝聚成了一个点,最后,只剩下二个字:敦煌。

  对于敦煌的印象,无非是象三十里铺那样,是一个咽喉锁钥。她的大起大落,无愧于任何一个人的人生。曾经辉煌时,是丝绸之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交通要塞。出了敦煌,便从此无故人了。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汇聚于此,而在那西北荒凉之地,突兀地出现这么一个小镇,颇有些龙门客栈的意味。而也是这个地方,历经沧桑,在经历荒原时,“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又是怎样的一个惨景!几千年风霜的吹拂,曾经的盛衰如今已是流年细沙,湮没在岁月的沙漠里。而今承载着她曾经辉煌的也只有莫高窟,也只剩下莫高窟。

  所以我激动,所以我有莫名的情愫无法言语。纵然午后的阳光刺得眼睛生疼,我依然觉得手脚有些冰凉。这个象巨大的磁场样吸引着我的地方,多少回魂牵梦绕的地方,而今,我真真实实地站在这里,即将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几十年的謎底即将揭开,我的呼吸是急促的,心里茫然,忐忑,惴惴不安。

  我不为看佛,也不为学艺术造诣,我是来干什么的?我一时踌躇起来。风中,那忽近忽远的驼铃声又响起,伴着铛铛的凿壁声,仿佛有遥远的声音传来:你来了。我喃喃地说着,是的,我来了。我如梦方醒,我来了,为了那牵肠挂肚的感觉而来。为了那几十年的梦而来。

  于是我深吸一口气,随着人群踏入了神秘而又庄肃的大门。

  当第一个窟被打开的时候,我不由得惊呼了一声。是了,就是这个地方,一直念念不望的,就是这里。

  来不及细想,便跟着讲解员轻声的讲解,洞窟在我眼前被一个个打开。当一幅幅画呈现在眼前时,我几乎忘记了呼吸,耳边根本听不进任何的声音。

  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全部浓缩在这区区几十个洞窟中。无论是飞天,佛像,还是讲述故事的图案,无不在向人家诉说着一个个未经雕镂的曾经的过往。。

  我不懂艺术,无法从艺术的层面讲解他们的艺术价值。我也不是文人骚客,也想不出那迷人的词藻。我,只是为了感觉,一味地由感觉操纵着我。由始及终,我的眼睛始终被饱满着。

  从南北朝时期至明清,历朝历代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墨色,或取之,或去之。尽管如此,现存的窟中,仍能从图像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到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背景。

  且看那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人们处于动荡及渴望统一中,于是笔风略浅,画色含蓄,而开凿的手艺也是粗犷的。加上岁月的沉淀,已是或残,或缺,浸没在历史的车轮中。

  描写西北的散文篇2:我眼中的西部

  巍峨的高原,美丽的雪山,广阔的草原,茫茫的戈壁......

  西部,祖国版块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文化,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化文明的伟大的桥梁!西部,这块荒凉的土地,经过建设者献出的青春和热血,指挥与力量,又变得充满生机。如今,在西部大开发已吹响的号角下,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正在茁壮成长,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白杨树似的建设者地劳作下,西部正从荒凉走响繁荣,成为一片冲满希望的土地。

  过去,为了西部的建设,老一辈建设者献出了心血与生命:如今为了加快西部的建设,新一代建设者正踏着他们的足迹,使西部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憧憬。2002年2月19日,1338米长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贯通了。这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一条不简单的隧道,因为这是一条造在青藏高原上的隧道。这是一条让世界人惊叹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它经过了我国三代的领导的领导终于,拉萨就在身边,这真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祖国西部的历史文化也是令人无不引起对当年文化繁荣,商贸的遐想。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的主要通道。它东起我国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这条漫漫的长路而进行贸易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常见,也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大道,也是一条促进亚欧各国与中国友好的路。一条路将远隔千里的大家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任务的故事都与丝绸之路有关,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唐僧等等。

  祖国的西部不仅有宏伟的建筑和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有美丽的自然风光。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远处和近处都有小丘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小丘绣上了几朵雪白的大花,给草原增加了几分生机,也添了几分乐趣。站在小丘上眺望,那些忽飞忽落的小鸟与你打着招呼,隐隐约约的望见一条明如玻璃的小河,小河迂回着,就像一条明亮的带子。享受草原的微风,那种神情气爽的感觉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西部已焕然一新,我们相信,西部会变得更美丽,更丰富多彩!

  描写西北的散文篇3:大西北娃娃成长记

  还差十天就到一九八三年的时候,一个北风呼呼刮,大雪飘飘洒的深夜里,在西部这个小村庄里,不时传来婴儿凄惨的啼哭声,从那时起,他就躺在沟边破窑里的土炕上,开始认知这个世界。父亲是个高中生,算是文化人,能写一手好字,在人堆里能咬文嚼字的讲话;母亲是个文盲,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买菜算账也要细细琢磨好一会儿,这一代的父母亲都希望孩子长大能当官,光耀门楣,扬眉吐气,父亲给孩子起名:郭为。

  父母亲每天要下地干活,或者去农业社上工,年迈多病的奶奶照顾自己都为难,还要照看小郭为,听着孩子哭得实在不行了,给孩子不停喂水,有时候还悄悄喂面汤,尿了也只能等父母亲回来换尿布,等孩子能爬了,好几次从炕上掉下去,头碰的青一块紫一块的,干脆用红绳子绑住腰,另一头系在炕边窗户凌上,一直到三岁大的郭为,天天都和棉袄里的虱子为伍,动不动将大便拉在炕席上,经常摇着窗户无助的大哭,哭得时间太长的话,隔壁的小脚婆婆走过来哄哄,还耐心的清理小家伙的大小便,嘴里还说着“我娃乖”、“我娃不叫唤”、“看把娃可怜的”这样令小孩子觉得平静和温暖的话语。

  五岁的时候,窑洞被雨水冲刷的实在没办法住人了,母亲哭着去哀求大队支书多次,大队终于在他们住的地方附件批了一块庄基地。母亲央求舅舅、姨夫等亲戚,亲戚们一来,坡上拉土的拉土,打地基的打地基,河滩打石头的打石头,半夜出去从灰窑偷石灰的偷石灰,去山里伐木头的伐木头,在众人的帮助下,两间土木结构的泥瓦房就立了起来。这两间房,开一扇门,外边是案板锅灶,当灶房;里边盘了土炕,放着箱子柜子和粮食,算是卧室,还没等住进新房的时候,奶奶去世了。农业社分地到家了,大家除了种地比以前积极之外没什么变化,农闲时候不是晒太阳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说闲话,时间都浪费在家长里短的事情上。粮食产量增加了,酸酸草、椿树叶、玉米芯、油渣这些东西已经不用吃了,但白面也并不很多,母亲每次串门都带着郭为,为了能让婆婆和婶婶们给一片馍馍吃吃。

  郭为这个时候已经有想法了,很小的年纪就懂得了用劳动讨好别人来换些吃的。常去给大爷爷家劳动,大爷爷是吹鼓手班子的头儿,大儿子教书吃商品粮,老二开一个小诊所,他们家在附近算得上是好人家。郭为一帮玩伴在大爷爷家的劳动主要是剥玉米粒,玉米从地里掰下拉回家后,需要扒下外衣扯胡子,然后挂起来晾干,此时玉米粒依旧长在玉米芯上,要想变成能用来加工的粮食,就必须从玉米芯上把玉米剥落下来。每当郭为他们剥完一筐玉米,大爷就会自动的端过来一盘红芋,那些红芋外形苗条紫红,跟吃瘦肉一样香甜醉人,还可以看小人书《黑猫警长》、《鸡毛信》、《东郭先生》等,还可以学习下象棋,还可以打开收音机听故事,虽然听不懂,但不懂装懂,热情不减。由于大爷爷家文化程度高,我们都学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东西,从那时候起,在这个文化落后书籍匮乏的乡村,听故事成了郭为的爱好,成了他学习文史知识、开发想象力和锻炼口才的绝佳途经。

  
看过“描写西北的散文”的人还看:

1.关于大西北的原创散文

2.关于描写敦煌的散文

3.描写木棉花的散文

4.描写美丽的仙娥湖的散文

5.描写石板路的唯美散文

3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