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写元宵节的散文 描绘唯美元宵节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描写元宵节的散文篇1:元宵节的记忆

  儿时的元宵节,过得有滋有味,那时候,虽说没有现在城市里多彩的烟花,却有着乡村里的明月当空,没有城市里的观灯、猜灯谜,却有着乡村里的跑高跷、舞狮子,缺少城市里的文明味儿,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挥洒着不尽的童稚野趣。那时候,白天的元宵节就很热闹,男人们顺着大街上溜达,孩子们跑到大街上玩耍,大闺女、小媳妇凑到大街上显摆着新衣服,老太太们迈着“三寸金莲”到大街上看光景。

  一会儿,舞狮子的来了,只见两个狮子张开欢欢喜喜的大口,摇头摆尾地迎面而来,时而一左一右,时而一前一后,把个狮子舞得十分活跃,游走在元宵节的大街上,街东头喝彩,街西头叫好,平添了元宵节的浓厚氛围。才送走了“狮子”,又从大老远就看到高跷队来了,男男女女,花枝招展,正缓缓地走来,走近一看,他们脚下都踩着长长的木棒,足有一米高,有的还要长一些,我当时看了既惊怕,又怀疑,惊怕这么高会摔伤的,怀疑他们是怎样“站”起来的,怎样保持平衡的。再一细看,还有两个男女高跷手,比我只大几岁,却在高跷上面无惧色,神态自若,如履平地。这一群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纯是为了逗笑,有扮演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还能翻两个筋斗呢,假如今年来表演这场“猴”戏,就更有意义了。还有“穆桂英挂帅”,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偏僻的乡村里,竟有扮演穆桂英的高手,记得这可是在高跷上表演啊!且表演得淋漓尽致,精彩不断,我当时直为她捏着一把汗。看完了“孙悟空”、“穆桂英”的“武戏”,别急,后面还有“文戏”呢,只见文质彬彬的“诸葛亮”迎面走来,羽扇伦巾,英姿勃发,高跷上的“诸葛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难忘。这些演员们还跟大街两旁看热闹的互动,嬉笑打闹,真是滑稽有趣。有的就说:“那不是XXX的闺女?”“是啊,那个是XXX的儿子。”元宵节里的高跷表演真是热闹,百姓们拍手叫绝。说着、说着,又来了秧歌队,乡村里上了点年岁的妇女都爱扭秧歌,元宵节里扭秧歌,那是必须的,随着秧歌的扭来扭去,元宵节的气氛更浓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就更多了。

  儿时元宵节的夜晚又是一番光景。那时候,农村里普遍很穷,买不起贵的烟花,其实,就见不着太贵的烟花。那时候,普遍都买一种叫“滴答金”的烟花,可以一根根的放,也可以一把把的放,放起来一滴答、一滴答地发着金星、金光,儿时元宵节,常一根根地粘到灶台上放,听着“噗拉、噗拉”地一声声响,看着满屋金光闪闪,煞是好看。有时还拿着滴答金跑到街门外,和小朋友一起凑热闹似的放,有的拿在手中一根根的单放,有的拿着一把在夜空中摇着放,灯火在各个角落不停地闪烁,有的把滴答金从胡同头粘到胡同口,直接连到南大街,从高处看,这条远近闻名的大胡同如一条长龙,闪着金光,成了那时夜晚的一道小风景。有时还点着滴答金串门放,串了这家串那家,街坊邻居几乎都串遍了,到了哪家,哪家的夜空就飞出了欢声笑语,也留下了浓浓的烟花味,其实,也就是元宵节的味道。

  描写元宵节的散文篇2:童年的元宵节

  看着窗外张灯结彩和那红红的灯笼,一下就想起我家乡的元宵节,多少年没在家乡过正月十五了,而今想起来,勾起了我对童年无限的情思,想起它,我竟是满眼泪花……

  过了大年初五,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开始打灯笼了,灯笼都是舅舅和姨妈送给外甥的,如果舅舅家远了,就由自己的父母买给孩子。灯笼各式各样,中间插一根小红蜡烛,为了保持平衡,蜡烛下面吊一小块萝卜。而今我还能想起很多种类的灯笼,有火葫芦,红绸子灯,莲花灯,还有十二生肖图像的灯,大亮子灯,我见过最好的灯就是有个伙伴他舅舅家在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家乡商洛,送给他们的灯是一匹火灵活现的小马,下面还带着轮子,可以牵着到处走。每当夜幕降临时,我们住在一起的弟弟妹妹们就来找我了,不知为什么他们都喜欢跟着我,或者写作业或者做游戏,或者去河边洗衣服,或者去山里摘野果,有的年龄相差一两岁,有的相差十岁,我们一起打着灯笼,再拿上一小把小蜡烛,在村前村后玩,多少欢乐多少梦想,我们一边打着灯笼,一边唱着童谣/“谁家灯笼红考试得大零,谁家灯笼黑考试得一百”那时哪知道家乡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到了十五这一天更热闹,很多人家大门上都挂着红红的大灯笼,猪圈,鸡窝,下水道,院子的角落,大门外面都点着细小的红蜡烛,这一天就连故去的祖先也要点灯笼,后代做好一个红灯笼,点在祖宗的坟墓前,这一天到处一片光亮,孩子们所有的蜡烛都要打完,过了十五就不能打了,要等到来年了,过了元宵节,爱美的小女孩就把绸子灯上的红绸布拿下来扎头发,美滋滋的去上学。打灯笼由出生后的第一个元宵节开始,一直到十三岁,十三岁就能收到一对大灯笼,以后就可以年年挂在大门上。古老的习俗一代代传止今天,父亲说因为我们这里很早很早的时候住过回民胡子,所以很多村子都叫什么寨,就像我们村杨斜村十四组,同十三队一起也叫胡家寨,因为住过回民胡子(应该就是土匪吧)就要打灯笼照亮。但今天我们蓝田没有一个回民村,关于回民胡子已经是历史故事了。而今电动灯代替了童年的灯笼,插上蜡烛的灯笼已经很少见了,不知是怀旧还是恋乡,我总能想起童年时年年陪着我们的手工灯笼。

  描写元宵节的散文篇3:元宵节

  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全家去看烟花。

  大街上人多极了,把马路堵得水泄不通。路边的树棵棵都穿上了“花衣裳”,五颜六色,好看极了。我抬头一看,一个流星似的烟花“噼噼啪啪”地划过天空,把我吓了一跳。突然,一团团腥红色的东西升了上去,我还以为是烟花冒的烟,仔细一瞧,才发现那也是一种烟花。七点多时,烟花放得最多最热闹了。有的烟花很调皮,闪了几下就不见了;有的烟花很有激情,爆发一下还不够,偏要多来几个;有的烟花很聪明,爆开后把自己的颜色变来变去,一会儿蓝,一会儿绿,一会儿黄,一会儿粉。忽然,一个火球升了起来,“嘭”地爆炸开来,五彩缤纷的,像一个个彩色的星星布满天空。

  密集的烟花燃放过后,天上出现了许多小亮点。妈妈考我:“这些亮点是什么呀?”我不假思索得答道:“当然是星星啰!”妈妈说:“再想想。”我仔细一看:“是孔明灯!”孔明灯忽隐忽现,飘呀飘呀,慢慢地不见了。我想:它们要是到了外太空,说不定还会碰见外星人呢!

  今天我虽然没有看见花灯,但我已经很满足了。

  
看过“描写元宵节的散文”的人还看:

1.描写元宵节的抒情散文精选五篇

2.元宵节经典散文3篇

3.关于描写元宵节的抒情散文

4.有关元宵节的散文诗精选

5.描写元宵节的散文诗欣赏

3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