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蚕的散文3篇

时间: 银娜2 散文

  蚕的散文篇一:养蚕

  幼蚕很小,只覆盖了半块筛子。父亲摘取几片最嫩的桑叶,剪成细条,盖在它们身上,桑叶便无声无息地融化着,仿佛一块块春日里的冰,又似小孩舔食着可口的糖块。父亲收集了去年搁置的簸箕,这些都是他为养蚕特意编织的,用大背篓背到附近的河里,用漂白粉消毒,再好生洗净,背回晾干。父亲说,蚕是个小气货,不消好毒容易得病。

  蚕长得很快,两三天就需要移到大簸箕里。嫩桑叶不再剪细,撕扯成小片就可以了。小蚕们都带了一把小剪刀,哧哧地裁剪着桑叶。这时的蚕比较好伺候。随着蚕的疯狂成长,簸箕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父亲在屋中空旷处用竹木搭起了架子,整齐地放着一二十簸箕蚕。桑叶不再是轻易摘几片或者抱一怀,而是用背篓装。这主要是我和姐姐的活。每一个午后,阳光稍软,我们就一人背个大背篓去地边摘取桑叶。为了养蚕,父亲在家里所有地边都种上了桑树,一一嫁接成良种,桑叶又大又厚,才足以满足它们的胃口。我们的任务就是摘两背按得紧紧的桑叶,忍受着草叶的割破,蚊虫的叮咬和桑汁的粘黏。年龄小时,摘好等待父母来背,年龄稍大,就得自己边走边歇背回,一到家就迅速腾出铺散,以免闷坏了。傍晚和睡觉前,都要喂一顿。此时的蚕吃桑叶像啃,沙沙的,常常让人误认为外面下了雨,一层桑叶很快就只剩骨架,比蛀虫还厉害。晴天倒好,雨天就麻烦了。小雨时就一家人冒雨突击抢桑叶,考虑到这层因素,离家近的桑叶一直留着;若是大雨,只能用镰刀整枝整枝地割了抱回家慢慢摘,再晾干,蚕儿很脆弱,湿叶吃了会拉肚子。母亲就很心疼这些桑枝,生怕断了以后的根。父亲总是安慰,会长出来的。

  瞧着蚕儿肥肥胖胖的,我们的期待逐渐真切。除了勤喂桑叶,还得勤换簸箕。以前只能手捡,今年父亲买了蚕网,方便了许多。当蚕粪和桑叶的残留物累积到一定程度,就要换一个簸箕。将蚕网铺在蚕上,上面添置桑叶,蚕从小孔里钻出吃食桑叶,一人抬一面,蚕就被转移到另一个干净的洒了石灰的簸箕里。如果是分簸呢,那就铺两张蚕网,少添点桑叶,一层一层起。养蚕要管好鸡鸭,蚕可是它们的美味,竟然也有老鼠吃蚕的现象。消毒很重要,一旦养蚕,屋子里就满是难闻的漂白粉和石灰的气味。

  有了蚕,就不再有玩耍的时间,我与姐姐恨透了蚕。可我们又一直很懂事,知道它们是家里的经济来源,何况还有蚕丝衣的渴望。听父亲说,这是城里人也很难拥有的。所以我们只是祈祷它们快快长大,我们快快解放,却从来不虐待它们。有些孵出晚和长势慢的蚕,父亲会挑出扔掉,被我要来单独养在筛子里。它们全身冰凉,有无数只细脚,洁白的外衣上缀了黑色的花点。我喜欢粘很多蚕在衣服上,看它们的柔顺。它们总是一副笨头笨脑,胖嘟嘟的脸仿佛永远没有愤恨和不满,这可能我唯一觉得蚕可爱的地方。

  我们要被蚕折磨四五十天,才能在某个簸箕里偶然发现一只不吃桑叶的蚕趴在桑叶上仰望着头。逆着阳光,头部通亮。这蚕熟了。然后一片一片的。松针是最好的茧树,其次柏树枝,因为太多,大部分还是用油菜枝。捉老蚕是我们最喜欢的活,它们透明的身子是胜利的召唤,一眼就能瞧出。我们的辛苦进入了尾声,此后只剩摘蚕茧,收获么,从来都是希望越多越好,不会有吃苦的念头。

  蚕被送上树,理应开始寻找地方吐丝做茧,可我家的蚕迟迟不行动,像一个个懒虫,东张西望,唯独不做正事。我们起了担忧,今年的蚕怎么了?不多久,蚕成片成片死掉,老蚕化为一滩脓水,臭气熏天。簸箕里的蚕全身坚硬,变成僵蚕。可观的收入消失了,长久的辛苦白费了,我们的蚕丝衣也注定泡汤了。父亲一气之下,将蚕树和脓蚕拖到外面空旷的地方,一把火烧了。正准备将簸箕的僵蚕倒进粪坑里,母亲连忙制止。母亲说,听他们说,僵蚕可以买到药铺里去,扔了还不是扔了,能卖一点是一点。

  父亲只得将僵蚕拿到中药铺里,果然有人收购。但价格十分便宜,卖了十二块钱。除去十块钱的蚕种,余下两块,给我与姐姐一人带回了两个包子。父亲说:“每年养这蚕,两个娃儿也很辛苦。”我们吃着包子,心中充满失意的酸楚。父亲说:“我们下季不养了,这蚕,伤人。”母亲立马反对:“这个得病谁能预料呢,上季不是还好好的吗?这季他们很多人的也出问题了,又不是我们一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或许是唯一的安慰。

  第二天,父亲便将簸箕和蚕网又背到河里,好生消毒和清洗。秋蚕,似乎又需要希望。满山的桑树都被我们摘得只剩顶端几片维生的叶子,当下面的叶子又长出长大时,秋蚕就会来了。然后又将被两双小手摘成遍野的光树枝。

  偏偏那些被我收养的蚕,慢悠悠地成长着,虽然晚了不少时候,却在我立的松针桠上结出一排排小茧。没有贩卖,没有抽丝,不久后,我发现屋里飞了许多蚕蛾。

  蚕的散文篇二:蚕娘

  摸着滑爽轻柔的丝绸,恍惚摸着凉透柔软的蚕宝宝,两种感觉几乎同时交替重叠,然后这份感觉顺着指腹漫然散开,像一滴水彩滴落在清水池里,一丝一丝地游走漾开。

  蚕和丝向来就是连体的,丝绸的华美璀璨和享誉早在西汉武帝执政时就得到证实,并有了张骞通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旷世伟绩,据说最远到达过欧洲的古罗马帝国,当时的凯撒大帝视东方丝绸为无上之宝,价值超所有的金银珠宝,说有一次凯撒穿着紫色丝袍去剧场看戏,引起全场哗然一片,然而所有这些的这些皆来源于泛泛的蚕和蚕娘。东方丝绸数江南,江南丝绸最数苏杭,近靠它们的区域相应发展了许多蚕桑之乡。母亲初养蚕时,我差不多刚上学,那时候,家里四五间小黑瓦的房屋,被假期里的父亲刷得里外雪白亮堂,母亲是队长,所以村特意委派她试点养蚕,在她领回几张长方形书面大小的白色包装的蚕卵时,养蚕的那间最大屋子早已洒满白色石灰粉,三角木架子几个,大竹扁几摞,母亲一丝不苟地按要求执行。我好奇地抓起包装摇一摇“沙拉沙拉”响,打开一看似淡黄色的小芝麻粒,令我讶异的是,一两天后就成淡褐色再成灰绿色,渐渐地卵中孵化出一个个蠕动着的深褐色的“小蚂蚁”,不说蚕一定以为是蚂蚁——毛毛的深褐色。蚕宝宝有好几种,母亲养的是桑蚕,以桑叶为主食,刚孵出的幼蚕,母亲会把菜刀消毒,把桑叶切成细条状洒在这些小生灵上。

  我记得蚕特能吃,除了几次的蜕皮休眠时,仰着个头不动也不吃,好像静止的沉思者,母亲称它们的蜕皮为“头眠,次眠,三眠,末眠”休眠恰是它们岁龄的递增,休眠时间一过,蚕宝宝就二十四小时“沙沙沙”吃着桑叶,顶峰阶段时,就会误以为外面下着密集的雨点,一箩筐桑叶洒在扁里,一眨眼就又白花花一片了,只剩得一些桑叶茎条留在它们腹下,全抬着头左右瞭望,身体吃得越来越胖,由淡青白逐变成白色,抓它在手心里冰冰凉。我们家的东北面种植了一大片桑树供养着蚕,叶子特别肥硕茂密,结的桑葚个大汁盈,放学回家,几乎所有的伙伴背着个书包先进桑树田,口袋里装满桑葚,坐倚在树桠上,边吃边晃荡着两条腿,那情景是一种无上快乐的享受,暮色渐浓时,才意犹未尽地考虑作业的事情,假如有人不小心吃了毒蚂蚁吃过的桑葚,第二天会捂着肥胖的腮帮子去上学。母亲忙得来不及时,我会搁浅桑葚抢着帮她摘桑叶喂蚕,因为听着它们“沙沙沙的雨声”感觉特别满足。

  母亲是个责任心比较重的人,养蚕的那间屋子,闲人莫入,就好像是什么重要机密机构一般,生怕我们身上有无穷尽的细菌感染了她的蚕宝宝,里面还挂了温度计,为此,二哥用红漆在那道门上煞有介事地写上“蚕室”二字,还竖着写了“闲人莫入”,家里养过一只黑黄色的草狗,常常蹲在蚕室的门外,俨然一副忠诚卫士的腔调。有一次,看完露天电影回家,我看见母亲还在蚕室里亮着灯忙碌,就突然推门走进,大概那天太晚了,狗眼有点昏花或者经常警惕落下了后遗症,听到足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我右手臂当骨头,直到今天还留有一个淡淡的疤痕。喂蚕,晴天要省心一点,碰到黄梅天时,麻烦就来了,由于蚕喜欢干燥环境,吃的叶子也讲究,而黄梅时节的桑叶时常是湿漉漉的,母亲就拿出家里所有能擦干叶子的干布来动员全家齐上阵,家里人都怪她太把蚕当回事了。雨过天霁,桑叶上沾了泥星子,母亲会仔细濯洗每一叶,消毒风晾干才喂蚕。但正因为她的责任心,第一次试点就取得特别大的成功。

  从卵到蚕宝宝到变成淡黄色的半透明的老蚕时,只需一个月成长过程,蚕一旦呈半透明状时就不想吃食了,仰着个头懒懒地吐丝,这时候我们会饶有兴趣地捡捉这些老蚕“上山”——把蚕放在麦秸草笼上吐丝结茧,母亲养的茧子又大又厚又白,特级茧占许多。一个单工茧子由一根长长的独立丝缠绕而成,双工茧则由两根丝盘成,我们曾在灯光下细心地看着一个个蚕吐尽全身所有的丝将自己一层一层地捆缚包裹,茧子织成了,蚕也就变成一个藏在茧子里的蛹,那样的场景现在想来真的悲壮令人敬畏,觉得“春蚕到死丝方尽”比“遍体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有震慑力。

  母亲一年会养四场蚕:春蚕,两次夏蚕和秋蚕,为此,我对养蚕的一路程序看得非常清晰,除了上面的一些历程,蛹羽化成蚕蛾,破茧而出的经历至今还是那么完整。笨傻傻的雌蛾在白纸上慢吞吞一刻不停地踱步移动,生下一个个密密麻麻的“蛋”,一晚上就生满整张纸,然后孤苦伶仃地越来越慢,最后慢慢地死去,尽管当时小,但面对一个生命画上休止符时的刹那凄凉,还是深深撼动过心底的柔软处。后来养蚕规模拓宽了许多倍,有了专门饲养蚕的大场所,母亲俨然变成师级人物,陪伴蚕宝宝的时间就更长了,几乎耗费了她的所有精力,一头黑发也渐渐次生出许多白色银丝,就像老蚕吐过的丝那样闪亮着,母亲的心是特别细腻,如蚕丝般纤细轻柔。

  蚕娘是蚕和娘的连体,恰如蚕和丝的连体,在我心里从没有把它们拆开过。

  蚕的散文篇三:春蚕

  你伴随着春天的脚步而来,

  和伙伴们一起,

  来到这为你们精心准备的住处。

  你贪婪地咀嚼着桑叶,

  你忍受着一次次蜕皮的痛苦,

  只为自己能够早一日成熟

  你期待的这一天终于到来,

  你迫不及待地,

  把自己的心血献出。

  你无暇注意身旁同伴的成果,

  更别说要和他们比上一比,

  看看谁赢谁输?#

  等到你把蚕丝全部吐出,

  你已精疲力竭。

  你可以自豪地说:“

  我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

  都留给了这个世间。

  我这一生没有虚度。”#

  在这个人世间,

  不知有多少人,

  像春蚕一样,

  辛勤地劳作,

  默默地付出。

  把自己最美好的成果留给后人,

  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蚕的散文相关

4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