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名家名篇 > 诗词原文 >

苏轼的代表诗词原文

时间: 泽璇 诗词原文

苏轼的代表诗词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宋]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最经典的千古绝唱诗词

1.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出自宋代苏轼诗《六月二十日渡海》。兹:这,此。就算是在这南荒之地死上多次,我也没有什么遗恨的了。在这次游历过程中,那奇绝的景色,是我平生未曾见过的。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出自宋代苏轼词《水调歌头》。人生在世,有着悲欢离合,月亮也会有着阴晴圆缺。从古至今,世界上就没有完满的事情。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选自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这两句诗词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景色。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选自宋·苏轼《蝶恋花》。虽然枝上的柳絮被风吹去,但天底下的芳草却是到处都有。常用以比喻虽然旧爱失去了,但也不必太悲观,世上处处仍可觅得友爱之情。

5.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选自宋·苏轼《春宵》。春天的夜晚,花儿发出阵阵的清香,月亮从云端里露出脸来,多么美好的时光,真是一刻值千金。

6.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选自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天工:比喻技艺高超。写诗和作画的规律都是一样的,都需要自然的工巧和清新的风格。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选自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林外有几枝桃花刚刚开放。鸭子在水中嬉戏,他们会最早知晓初春的江水回暖。

8.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行人。

选自宋·苏轼《纵笔三首》(其二)。古路,古道。此写诗人晚年被贬儋州时寂寞无聊的生活情状。儋州本就是天涯海角的荒僻之处,而溪边古道与行人稀少的三岔路口,自然更是荒僻而难见行人踪迹了。而诗人却在夕阳西下之时独立路口数着过往行人,其心中的孤寂之情可见。这是以景写情的笔法,比直抒胸臆的道情更让人感动。

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选自宋·苏轼《题西林壁》。身处庐山山中,是看不清庐山的全貌的。只有置身于庐山之外,才能看清整个庐山的面目。意在说明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10.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选自宋·苏轼《鱼蛮子》。赋租:即租税。在这人间行走是如此的艰难,只要踏在土地上,就需要交纳租税。这两句诗词说明了当时封建社会税务的繁中。

苏轼的经典诗句

1、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苏轼《西江月》

2、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望江南》

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苏轼《临江仙》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5、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鹧鸪天》

6、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7、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8、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9、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行香子》

10、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苏轼的“三起三落”

“一起”:步入仕途。公元1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

“一落”:大难临头。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乌台就是御史台。为什么叫乌台?唐朝时御史台内有几棵大柏树,乌鸦在上面筑巢,所以把御史台叫乌台,一直沿用下来。

“二起”:东山再起。公元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公元1089年7月至公元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公元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从苏东坡频繁的上下左右调动,反映了朝廷当时极端矛盾的心态。

“三落”:一贬再贬。公元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哲宗的心灵已经有些扭曲,太后摄政时,他基本上是个局外人,大事小事与他无关。

这就是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人生。

4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