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赏析 >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 舒淇 文言文赏析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师说》文言文原文,作者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的文言文译文及赏析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学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之道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赏析】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是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且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结构赏析第1段

此文起笔,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紧接着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随即紧扣“解惑”二字,以“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点出不从师的危害,从而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并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结构赏析第2段

第二段以感慨发端,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尽吐不平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作者首先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接着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教之”,自己却不愿甚至耻于从师作对比,则指出“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比较,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结构赏析第3段

在第三段中,作者以孔子从师的范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之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既是对前文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将师生之间的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结构赏析第4段

以“李氏子蟠”从师学习的事例,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并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缘由。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作者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加以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则是一种号召。本段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的说明:是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做。“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这一段与第3段内容上紧密相承,是全文的重要论据,在意义上是前文论述的再递近。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师说中的文言知识归纳

通假字

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⒉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⒊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⒋(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⒍(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⒑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⒒(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 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惑: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活用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习,使……学习)

特殊句式

(一)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二)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被动句:不拘于时

(四)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

6.生乎吾前(者)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焉】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不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

5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