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诗词大全 > 文言文原文 >

次北固山下古诗文原文

时间: 李金 文言文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创作背景

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作者介绍

王湾,唐玄宗先天元年至三年前后,(约712~714年前后)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转洛阳尉。约开元五年(约717年),马怀素为昭文馆学士,奏请校正群籍,召博学之士,他当选其中。

马怀素卒,由元行冲代马怀素之职,上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群书目录》。由毋煚、韦述、余钦、殷践猷等分部而治之,他和刘仲丘合治集部图书,历时5年而成《群书四部录》200卷。

校完内府图籍后,又于陆少伯等一起编校丽正书院藏书。他对南朝粱、齐以后的诗文集进行了大量的编校工作。书成后,因功授任洛阳尉。在开元十七年,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

后去世。王湾词翰早著,往来于吴、楚间,可惜遗作不多。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之句,当时称最。文学史家称其“气象高远,情景交融”,传为佳作。

《次北固山下》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虽是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次北固山下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句话点名了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此时诗人孤身在外,不能与亲人团聚,心中不免有些悲伤,但一想到自己正为国家而奔波、忙碌,悲伤之感也就渐渐淡下。每当这时,就会动手写一封家书。此时家书已写了好几封了,只是不知怎样寄回给家乡。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两句诗集中体现了这种情感。

这首诗,用准确而精深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停留在北固山下看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广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

江上的那些景物所表现出的“春之意,进入旧年,驱赶寒冬”。 不仅风景如画、叙事准确,而且表现出一些生活真理,给人带来乐观、勇敢的积极力量。

潮平无浪,顺风顺水,气势磅礴,近看江水翠绿,远看两岸辽阔。 这显然是一个晴朗、到处弥漫着春天气息的夜晚,一个人扬帆,慢慢地走在河边,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残夜。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是作者身在他乡,一直在过着游子的生活,他在一年冬末春初时,从楚到吴,在途中经过江苏镇江北固山,看着眼前的壮丽景色,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和家人,一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带着淡淡忧愁的诗。

17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