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杂文 >

经典杂文在线阅读

时间: 超财2 杂文

  新时期的杂文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突出的征象是:强烈的批判精神,杂文艺术追求的多样化,杂文意识的真正觉醒,杂文园地的扩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经典杂文在线阅读篇,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杂文在线阅读篇1:心有所思

  文化是怎样的,对于文化我所学到的都是从语文里开始的,包括古代的历史,而今已经很长时间,对于文化早已不太熟知了,只能用心去感悟去理解,今天有幸去了景区黄帝陵,看了轩辕殿,了解了轩辕之祖,寻了一次自己根脉,也明白了很多东西。

  第一,对于文化,是一种精神和经验的传承,一种古今交流的方式,黄帝陵随处是文化的遗产,上至几千年,下至现在,古今交融,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石碑上有各个时代对于寻根的理解和尊重,名人云集。如今的时代海外一心,而黄帝陵的存在也恰好讲明了中华一家的道理,我们因为文化而团结,也因文化而存在差异。但根是不会变的,是血脉的延续和继承。

  第二,黄帝陵山青水秀,美不胜收,确实是皇帝之陵,所选之地也是万中无一的,后靠山前环水,远远望去郁郁葱葱,山间波澜起伏,鸟语花香尽收耳中,的确是养生栖息之地。

  第三,轩辕殿,宏达,庄严,安静,顶有天圆下有地方,称为天圆地方,虽然对于天圆地方现在为止并不是很了解但其中的意义,也不是我这样的后辈所能参悟透的,其中的哲理乃是始祖所创,经千年不衰,像必也是有所深意,经猜想可能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观念吧,黄帝陵中也就数轩辕殿的面积最大了也更宏伟,两面是各有九鼎,还有一钟和一鼓,鼎是权利象征过去是代表天下九州,其他的也就不明了了。再后来的很多朝代也能看到对于鼎的沿用,对于权利的神圣迷恋。

  第四,黄帝陵已经做为旅游胜地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种特色,成为除文化传播的经济产业链条,除了文化,还可以看到和文化相关的次生产品,沿街叫卖,经济也许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过多的使用起称谓,总觉得不是很不适应,毕竟那是我们共同的始祖,似乎被占用的感觉。

  第五,帝陵周边的路很宽敞,并且发展水平也是很高,晨练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小区建设更是不错,住在皇帝的地方,除了山青水秀冬暖夏凉,有时也挺羡慕,住在旅游景点的地方至少你会觉得有些优越感,顺便也有很多可以陶冶情操的地方,站在帝陵下的石桥上,可以想如果这里的人会写诗,那可写出怎样的古今,如过那里的热爱山水那要多有情调。帝陵的水里也有鱼,想必那里的人也是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

  第六,那里的地势,不算太高但站在轩辕殿前,也可以俯看山下的某些建筑,视野开阔,有风,站在哪里似乎于其他山平齐,我喜欢居高临下的感觉,特别是在离轩辕始祖更近的地方,接着他的威严更觉得有一些自信。其实自己也特别喜欢古人的典籍,他们给人的印象也是智慧还有道德,不像自己想的那样由于文化差异所出现的素质的高低,反而是觉得跟有一些亲近感,记得看过《皇帝内经》的脉经,对于脉象的诊查不比现在的差,条例细节一应俱全,还有其它篇章也和现在道理人文没有差别。不少理论沿用至今,也是让人惊叹不已。

  第七,记得那时黄帝陵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中华大祭祖,对,忘了当时自己是什么样子,只是觉得内心深处对于祭祖这样的观念一下子重视起来,从小就觉得清明节不是很重要,所以内心总是保有无所谓的态度,现在觉得其实我们忘记一个人其实挺简单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节日,我们才不会忘记自己样子,和我们亲人的样子。我们需要的不是黄帝陵而是对于轩辕始祖的敬意和过去的尊重。我们不是忘记从哪来,而是忘记自己是谁。

  经典杂文在线阅读篇2:岳飞之死与社会环境之讨论

  通过现历有史书籍以及课外资料所得,岳飞的死一般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害死

  二,因为之前的皇帝宋钦宗被俘虏到敌国宋朝又推举了一位新皇上那就是宋高宗,而岳飞想迎会被扣押为人质的皇上宋钦宗,这让新皇帝作何想!为何?历史为鉴,有多少人为了走上九五之尊之位弑父杀兄。就连有贞观之治之为的唐太宗也无不如此,而这次为保住皇位只是杀一个功高盖主的大臣,有何不忍?有何不可?还是一个危及到了自己至尊之位之人,更不可能放过!但为我们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秦桧害死了岳飞。

  对于以上结论,有几点供我们思考。一,真的是秦桧害死岳飞的?二,如果说是皇上想要岳飞死,或者说是权利机构想要岳飞死,对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三,把岳飞之死推给秦桧有那些好处?对权利机构有什么影响?对封建文化制度有什么影响?

  首先讨一个论真的是秦桧害死岳飞?从古至今,于我们来说,从小到大,提起秦桧就两个字,汉奸,并且是千古第一汉奸,人人都要诟骂一顿不可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自己见闻的增长,都会开始思考真的是秦桧害死岳飞的吗?因为这个时候我们都通过书本或者电视了解到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功高震主者多数没好下场。

  接着,说说岳飞,大家都听过12道金牌召回岳家军之事。可能网上有各种解释,一,说不是金牌,只是写特快的圣旨,二,是金牌。但无论如何逃不过一个问题,连着下12到,就说明问题严重了。至少表明了,拥军过大,表明了此事至尊之人的担心。大家都知道,当一个问题长在了一个人心上,那就难以释怀。想法设法都得拔掉不可。

  再说秦桧,于秦桧来说,我没具体了解过史实资料,更何况史实资料有多少可信度,大家也得仔细甄别,所以暂且不论。但是从当前的种种迹象以及考古界了解到的情况却如是:

  秦桧在遗嘱中激烈指责中国知识分子(士大夫)空言误国,“不知兵而好言兵事、不知国而好言国事”,以为慷慨激昂就能救国救民,更以为说过就等于做过了。自己不挑担子,还好以大帽子压人,政府只要提出一韬光养晦,就会被指卖国;只要一与金国议和,就会被指媚外,而战争需要大量积累,需要“暂息兵戈勤稼穑”与民生息。秦桧说自己不得不以强势压下这种言论,断了不少空谈者的仕途和财路,但“开罪言路罪在身后”,国事艰难又难免挂一漏万,身后的名声是不可指望的。有意思的是,秦桧说岳飞对知识分子的空言比他还反感,并认为岳飞本人究竟并非读书人出身,更注重实战成效。

  秦桧在遗嘱中辩解说,帝位一旦有纷争,内战必起,国家必亡,因此不如保全半壁江山;而即使帝室无恙,但毕竟皇帝已经对拥兵大将起了猜忌,此隙一开绝难弥合,即使岳飞本人无所谓,但手下骄兵悍将也难保万一。至于自己事后为皇帝分谤,从公议而言,高据相位责无旁贷,为江山社稷只好牺牲自己的令名;从私情来说,高宗于他有“知遇之恩、信任之专”,他也只能为知己者死。所以,教诲子孙,高宗在位或可保秦家富贵,而高宗百年后秦家必将被清算,“民忿欲泄终需泄”。他感慨,“生逢乱世家国颠沛”,总想做点经世济国的实事,但“为实事者均不见容于当下”,岳飞难以见容于皇帝,而他必将更难以见容于言官史册,后世只有那些维持乱世危局的当局者才能体会他的苦心了。

下一页更多经典杂文在线阅读等着你

3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