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写丽江的优美散文随笔

时间: 淑贤2 散文

  丽江古城,涓涓细流穿行而过,人走在由两旁的古建筑和脚下石板铺成的街面上,仿佛回到了明清时代的宁静,会让人产生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让人忘记尘世的喧嚣与烦恼,获得一种温馨与甜蜜。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写丽江的优美散文随笔,希望对你有用!

  写丽江的优美散文随笔篇1:丽江行

  今年7月,因工作到大理,便有意到心仪已久的丽江古城。在丽江的几天时间,我被丽江的一切深深地吸引。丽江的美就在于一个“丽”字,这个丽是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每一个人眼里的丽江不同,在我的眼里,丽江是:

  (一)古意现存韵悠远世界文林真奇葩

  丽江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江的会合之处,因金沙江流经其境,由“金生丽水”而得名。丽江古城坐落于玉龙雪山下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沃野,海拔2400米。古城因其居丽江坝中心,四面青山环绕,一片碧野之间绿水萦回,形似一块碧玉大砚,故而得名大研。古城宋末元初始建,迄今800余载,自古为滇川藏的交通要冲,史载忽必烈南征大理曾驻军于此。玉龙雪山的雪水成玉河至双石桥分中东西三条支流流入古城中,城依水而建,街巷曲折有致、民居建筑灰瓦红檐,古朴典雅。在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悠然;茶马古道的神密;东巴文化的搏大精深;纳西古乐的神奇多彩;让你留恋忘返;在古城,古代与现代的交融;人与建筑、自然环境的和谐达到了统一,这就是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纳西民族创造的不朽之作,它是吸纳汉、白、藏等多民族文化的文明结晶,因而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统一性和互补性,也充分表现出纳西民族的好客热情与宽容纯朴。古城以它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及民俗风情的多姿多彩吸引来自海内外的万千游客。让人们在这里体味到古韵悠悠,体察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貌,灿烂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文林的一支奇葩。这是丽江的骄傲,是云南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

  (二)昼游丽江多感概夜逛古城生留恋

  丽江的自然景观很多,当我们的车一进入丽江,映入眼帘的便是玉龙雪山。她由12座雪峰组成,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在纳西民族的传说中玉龙雪山是一座神山,她是“三朵神”的化身。在这里,你可以挑战自我。当你面对神山时,你才能深深地体味到什么是雄伟,什么是渺小。珠峰有人登临,而玉龙神山至今没有人到达过仍是一座****峰。

  第二天,热情的客栈老板娘知道我们要出去,就主动给我们介绍旅游线路。我们花了170元包了一辆面包车,出古城入黄山经拉市海过石鼓入龙蟠至虎跳峡。美丽的金沙江在石鼓镇折回时形成了长江第一湾,金沙江在这里的平静与宽大,尤如纳西少女的多情与温柔;顺江而下,慢慢地,金沙江面遇5596米的玉龙雪山和5396米的哈巴雪山,在山两山夹挟后,形成了举世闻名的虎跳峡奇观。江面最窄处仅有20米左右,峡谷深度3900米,江面落差220米。虎跳峡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我们游历了上虎跳。沿玉龙县于玉龙雪山西崖壁上开凿的栈道,行2。6公里,一路上游历了漫卷峡谷画卷,每到一处景色各异。要进入虎跳峡时江面一下收束,巨石挡江中,奔泄而下的江水,遇石激起千尺浪,尤如白带迎风般的飘逸,其声势尤如万马奔腾。有诗赞其美丽景色:“劈开番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你只要朝前看,仿佛有一只猛虎欲跳越峡谷,据说香格里拉那一边也是一只欲跳的猛虎,虎跳峡因此而名。当你面对虎跳峡时,你会感受到气势磅礴、一泄千里、万马奔腾这些形容性成语所包含的真正意义,你也会生发出无数的感概。

  游完虎跳峡,返回丽江古城时你可以在拉市海划船、跑马。拉市海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湿地,天鹅野鸭白鹭等候鸟一到冬天就来这里过冬繁衍。我们在这里选择了跑马,70元一人,价钱讲定后,我们一行四人纷纷上马,在牵马人的牵引下,马漫步在湿地上。一边走,我一边同牵马人闲聊,在闲聊中,了解到这个跑马场是社里的,纳西村民家,有马的出马,而且有严格的数量规定,无马的出人,在马场牵马,有点股份制的味道。每个月一家人可以分到500多元。走了十多分钟,我有在公园里骑马样的感觉,就连照像,马也像通人性一样,三匹马站成一排,还不停地用头相互亲昵。于是我向牵马人提出自己溜马想法,牵马人为了安全,不让我独骑,在我的一再要求下,他对我讲述溜马的要领后,反复叮嘱我注意安全。我嘴上说“我会注意的”,但身在马上可由不得我,信马无缰一样,任凭马儿奔跑,我只求身体平衡不让自己落马就是。几圈下来,我感觉溜马如跑车,缰绳就是方向也是刹车,你松马跑,你紧它停。骑马的感觉真好,特别是马儿跑起来一颤一颤的那种感觉,马蹄落地,人心顿;马蹄腾空,人身移。又紧张又剌激,真是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溜了一个小时左右,马就会朝卖门票的方向奔去,我们也只有下马,两个孩子未尽兴,还有再骑的余念,只有依依不舍地离开。离开拉市海时我一直再想,股份制这么复杂的经济理论,在纳西人眼里是这样的简单易行。

  丽江还有很多的景点,由于时间关系不得一一畅游,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线路。不管那条线路,只有亲历才会有更多的感概。

  游了一天,晚上可以漫步于古城,放松疲惫的身体;你可以小憇于酒吧、茶室,听着音乐让心灵歇息;也可独坐桥头品味人生真谛;还可在纳西人家客栈休息。总之全凭个人好恶,任由选择。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也是最繁华的地方。它是由互相连接的店铺围成的一块方形广场街面,这里是昔日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金字招牌,现在是丽江旅游商贸的中心;过去这里在中华民族同西方诸国贸易往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这里商业茂盛,游客云集,是丽江的一张名片。

  入夜的四方街,在红红灯笼照射下,人影攒动,各种服饰、各种语言、各种艺术在这里交融,古城虽小,却不失大都市的韵味。五彩石铺成的古街道,长期被马踏人踩,记录下了丽江的风风雨雨,已被磨平,可街道平洁光滑,一尘不染。对于古城的卫生,我一直纳闷,通过打听,才知道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就会在中东西三条支流上用闸门把水堵截,然后水就会从全古城流过,洗去一天的凡尘,留下清洁给游人,难怪有人说这里的街道就像洗过一样的洁净。当你漫步古街道,怀古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古商民讨价还价之声在这里演驿,茶马古道上的清脆马玲声仿佛萦绕耳边。四方街周围小巷条条,曲径通幽,四通八达。稍不注意,你定然会迷路的,但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只要沿河逆流而上,就会找到一个入口。古城民宅飞檐翘瓦,灯笼高悬,一字长蛇延伸视力所及处,辉映着木柱长廊,朦胧而又清晰,令人感受千年古城的古朴、典雅、神秘和久远以及雪域高原那份特有的宁静和安谧。

  夜游古城,最惬意的莫过于在酒吧一条街,这里有《一米阳光》的实景拍摄地一米阳光酒吧,这里的酒吧一家挨着一家,是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当你座在酒吧或者餐馆喝酒就餐时,你可以听到对歌,如果你想一展歌喉,也可以同纳西姑娘对上几首,这些小姑娘不管是原生态的纳西歌曲还是通俗歌曲样样拿手,圆润歌喉,婉如百灵。如果你对不上来时,纳西姑娘们会调皮地唱着说:“对面的,来一个,忸忸怩怩算什么,冬瓜皮西瓜皮,你吃西瓜不吐皮”;“对面的傻了吧,回家洗洗睡了吧。”如果你有什么心愿,可以在小河里放一盏河灯,许下一个心愿,让河灯带走烦恼。如果你还有兴趣,也可以加入到伴随着悠远迷人的东巴乐舞手拉手激情狂欢的纳西族露天舞蹈中,在激越的乐舞声里,让心胸尽情舒展,让激情恣意挥洒,消除一天的疲惫。

  总之,入夜古城,游人如织,熙来攘往。漫步于千年古道,身心融于古城的夜色,聆听古城的脉律,感受古城迷人的魅力。形式各样的红灯笼、宫灯和河灯以及闪烁的霓虹灯在古街道撒满斑驳的影,使人仿佛徜徉于醉人的舞池里。挪着轻松的脚步是那样的轻盈;古桥、溪水、垂柳融于一片殷红里,让古城充满浪漫神秘而又不失现代气息。在入夜的古城里,会忘记时间,忘记自我,完完全全融入了那醉人的曲,那迷人的景,会不知返,真想长久留下。

  (三)千年古镇毓侠情地灵人杰耀八方

  丽江是汉藏语系氐羌人种的纳西先民居住的地方。公元1253年木氏祖先归附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在大研古城设立州治。明洪五十六年,木氏土司从白沙迁至狮子山麓,从玉龙雪山下来的雪水孕育了古城,孕育出古老悠久、文明淳朴的纳西文化。

  古城的民舍具有典型纳西族建筑风格,一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两层纯木质楼阁,灰瓦红檐,古朴典雅,院内遍植花草,处处清雅,处处芬芳。依水而筑的青砖瓦房鳞次栉比,房舍前后,河道密布,弯桥座座,桥下流水潺潺,穿墙越户蜿蜒而过,水旁垂柳临风摇曳。据统计,古城内纵横河道上分布着各式小桥300多座,密度居全国之首。“家家门前垂杨柳,户户房后清水流”,丽江古城因之被人誉为“高原姑苏”和“东方威尼斯”,这样的称誉在我看来一点不过。

  玉龙雪水孕育了纳西族。纳西族,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淡泊人生、心灵手巧、能歌善舞、最富音乐天赋的民族,纳西族也是一个最具侠义的民族。纳西族崇尚知识,有纳西语云:“天雨流芳”汉语之意为“去读书吧”。知识就像散发着芳香的天雨,会使贫脊的土地变得甘甜;纳西族崇尚生活,木青有诗云:“青云不障千秋雪,曲楹偏宜半亩荷。含烟翠莜共诗瘦,啄麦鸡黄佐酒肥。”;纳西族淡泊人生,有谚诗云:“有九座大楼房,可是夜眠不过一张床。”

  在丽江无人不知晓宣科,他是纳西古乐的着力宣传者,在上世纪他在云南的第一学府云南大学、在中国的第一学府北大都毫无拘束地宣传着纳西古乐。初识宣科是在电视上,如果你在丽江古城,每晚八点,你来到丽江中国大研纳西古乐会场,会目睹宣科先生一班人的演奏。这些演奏者大都是年过七旬或八旬的老者,他们中有教师、皮鞋匠、农民、马车夫。纳西古乐是纳西族在长期劳动和实践中创造和吸收外来音乐,充实丰富逐步形成并传承至今的民间音乐。它主要由原始歌舞《热美蹉》、东巴音乐、《白沙细乐》、纳西化了的丽江洞经音乐和具有代表性的纳西民间歌舞《喂默达》、《谷气》、《纳西小调》等其它民间音乐组成。纳西古乐植根于纳西族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婚丧嫁娶、起房寿辰、休闲娱乐都离不开它,在纳西文化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丽江地处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合部,汉藏文化的交融区,又是高原畜牧民族与河谷坝区农业民族交往融合的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造成了多元文化的交汇点,音乐的活化石———纳西古乐便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艺术结晶。

  在丽江古城还有一位身残志不残的奇人和志刚。现年38岁的他在11岁时不幸被电击后失了双臂,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凭着顽强的毅力曾多次获得残运会金牌,他没了双臂却能用口书法,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口书书法家,他是十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和志刚书斋,我有幸见到了这个奇人还同他闲聊了一会。他中等个儿,微胖,戴眼镜,善言谈。刚进入书斋,他正在口书“严于律己”四字,写完一个字,口咬着笔还不停地说话。四个字用了四种书法笔法,然而放在一起又浑然天成。看的人很多,这时有两个外国游客向何先生求“欢迎”二字,和志刚书斋里的工作人员同老外讲价,无奈生意没有谈成,在一般人的眼里两个字100美金,是求之不得的事,可和志刚不为金钱所动,在他的眼里,这不是金钱,而是艺术,当时和志刚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写什么不好,写‘欢迎’,难道我们不欢迎你吗?”。

  在古城还有一位硬笔书法家田生志,他能用游客的姓名当场作诗并书写。纳西人男的多才女的手巧,就连服装店的小姑娘也能在T恤衫上随心所欲地用染料写画东巴图文,还有用木版制作的烙画栩栩如生。我在闲逛中来到四方街临桥的一个店子里,见纳西老板娘不停地用家里的电话向旅行社联系。原来是一个重庆的游客在她的店里丢下了钱包,包里有几千元的人民币还有证件。我看她似乎比失者还焦急,这就是丽江人纳西族。

  丽江的美在于山、在于小桥流水、在于千年的茶马古道、在于神秘的东巴文化,在于神奇的纳西古乐,在于古朴的民风,更在于丽江纳西人有一腔侠情,难怪丽江名贯八方。

  写丽江的优美散文随笔篇2:彩云之南,话丽江

  有幸去昆明开会,我随同行悄然加了个旅游团去了丽江。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是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茶马古道商旅活动频繁,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

  丽江历史悠久,风光秀丽,自然环境优美,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山川流水环抱的丽江古城,相传因形似一方大砚而得名“大砚城”。探寻它的过去,人们发现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今日的纳西民族,则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

  纳西话说大砚城为“英古都”意思是江弯之处。妄以汉语“伊孤独”转译,所谓伊人,天之涯,地之角,可以遇见,不可寻见。

  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国时,就曾驻军于此。由此开始,直至清初近五百年里,丽江地区皆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先祖及土司世袭统始。

  其间,明代旅游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民居达千余户。可见,丽江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

  丽江独特的韵律仿佛是一曲充满灵性、浪漫宁静的小夜曲。当我漫步丽江古城,一种美不可言的感觉将我吸引。凉凉的风,摇晃着小溪边的杨柳,远处的玉龙雪山,崇高得让人难以看透,玉龙山下的丽江古城,长长的古道,小桥、流水、人家,如一曲华美的音乐轻轻唱吟。

  依山就水的丽江古城,既无高大围城,也无宽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处透出自然和谐。城内屋宇因地势和流水错落起伏,人们以木石与泥土构筑起美观适用的住宅,融入了汉、白、藏民居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当地常见的“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两厢房与照壁围成的三合院,有较宽敞一些民宅则为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所有建筑都层甍勾角,庭院门楼雕饰精巧,图案线条苍劲,形象栩栩如生。院内以卵石、瓦片、花砖铺地面。且屋角的飞檐上高悬着成串的红灯笼,灼目般洋溢着中国传统的气息。

  临街院落,双面环水,毗邻纳西特色的人文广场,以山为傍,以广场为后花园。这庭院断不是一块单纯的空井,它契合自然之道,叠石造景,弄花修树,物尽其华,亦有鱼鸟相伴,春鸟秋蝉,低吟浅唱,潺潺流水,栩栩竹兰,生生不息。如此这般“庭院深深深几许?”诗意的栖居景致。

  丽江古城,涓涓细流穿行而过,人走在由两旁的古建筑和脚下石板铺成的街面上,仿佛回到了明清时代的宁静,会让人产生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让人忘记尘世的喧嚣与烦恼,获得一种温馨与甜蜜。

  漫步在古城街头,眼前呈现出一幅幅古朴,典雅,幽静的画面。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梯比,清清的溪流穿城过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排排垂柳在清风中摇弋。无数小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晃若迷宫。古城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琳琅满目,尤其是那晶亮闪光的各式铜器及花样翻新,款式新颖的各色各样的民族服装,吸引着我。

  去丽江之前,曾偶尔从一本书刊上看过一段文字,那是一个俄罗斯人顾彼得著的《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书中写他不得不离开丽江九年后写的一段文字:“离开丽江的念头对我来说是不可忍受的。在我动荡的人生中,没有在任何地方欣赏过象在丽江那样宁静幸福的生活,对我来说,那是天堂。”

  阅读《被遗忘的王国》,常有时空错愕的感觉。因为在顾彼得的时代(1941-1949)“丽江很少为外界知道,是几乎完全被人遗忘的中国西南部古纳西王国”。但今天丽江早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所在。又比如顾彼得写到“许多奇怪的民族男女和丽江城里的风流人物穿行在四方街的集市上,待集市消退,不同民族的人们都会集中在风格不同的小酒馆喝酒聊天”;又比如“这里无论男人,女人或者小孩,大家都饮酒。两岁以上有自尊心的孩子不喝杯窨酒就肯睡觉”,可见当时的丽江城,是如此纯朴,此情此景,现在应该是没有可能了的。

  来到了丽江,我才真切的感觉到顾彼得离开丽江的心情。丽江,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一种看不完、说不完的风情。丽江有一种宁静的美,是个摄人魂魄的地方;丽江,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去的地方。

  丽江的美,除了她的秀色,她的包容,也因了她的建筑、庭院都非常美丽。走进大研镇,便走进了一座独立不羁的边城,它有别于中国任何一个古城。丽江的院落,沧海桑田,历尽风霜雨雪颠簸撕扯后,坚韧永存,成为世界的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依山顺水,密布街巷,每蓬雨水渗落,五花石的光泽恍如天外。流水之间,诗意和生活密切联系。背对玉龙桥,右转,直向城市;面对玉龙桥,右转,直面古城。走进去可以找不到世俗,走出来也可以找不到混沌。

  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而是依山就水,不求方正,不拘一格地随地势水蕖建房布街,房屋层迭起伏,错落有致;道路亦结合水系顺势而建,曲径通幽,不求平直,形成空间疏朗和谐的街景;在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中又常常别开生面地辟出宽阔的街头空地,可供居民茶余饭后的休憩,又延伸了古城的集市贸易空间,还使城中建筑物和街道显得舒展有度,整体和谐。

  整个古城结构自由活泼而充满灵气,既有山城风貌,又有水乡韵味。古城结构空间变化无穷,形式活泼多样,古拙与精巧相得益彰,充溢着自然的灵气。它虽得中原建筑神韵,但又不照搬古代中原古城的建制和模式。在总体结构上融进了纳西人传统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活的情调意趣,使其成为一个自然流畅,人情味浓郁的边地古城。

  小桥、流水、人家

  丽江古城有一条水,它来自玉龙雪山千年冰川,青山远岱的玉龙雪山流下涓涓支流环绕徜徉,携着古城的灵性一路奔流。雪水融汇入城北黑龙潭公园象山脚下,泉水从无数山麓岩石隙缝的泉眼中迸涌而出,形成近四万平方米的黑龙潭水面,引入古城后,在玉龙桥处一分为三,形成西、中、东三条河流,继而又形成无数水流如经络纵横于古城,贯通3.8平方公里的古城核心区,流经古城每一户人家的门前。众多的小桥和河道与迷宫般的鹅卵石街道相互交织,为它赢得了“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所在,是古城几百年文明的渊源,家家泉水绕诗咏,户户杨柳入画图,小桥流水人家,这里更多了一番人与自然的和谐。几乎所有的人都把水看成是丽江古城的重要部分,纳西人和水有着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

  在丽江古城随处可见到三眼井。三眼井是古城用水的一种方式,虽然古城到处都是水,但亦不乏水井,有些井甚至就在河边,比如相当著名的位于密士巷的“溢灿井”。人们早就创造了“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这是所有纳西老少都熟知的用水公约。即头塘饮水、二塘洗菜水、三塘洗衣水。而三眼井是一种特别的水井,它的特点是通过地势,从上到下,三塘水相连,第一眼为出水口,即严格意义上的井,用于取饮用水;第一眼井中溢出的水随地势进入第二眼,为洗菜用水;随地势又进入第三眼,此为洗衣用水。清水顺序而下,既科学又卫生。

  水在古城里穿巷走院,它流得并不汹涌,顺地势涓涓而流,却一刻也不地奏着美妙的乐章,它清澈而透明,让你情不自禁地就想去亲近。潺潺水声还流淌着生活的节奏和生命的气息;纳西人世世代代在这水里淘米洗衣,泉水让古城非凡而又平常。

  古城的大街小巷,全用红色角砾岩石铺成,经无数人年年月月步履走磨,光滑洁净,大雨过后,石呈五采斑纹,人们称其为五花石。条条街道临水盘旋萦徊,构成“古道、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居住环境和情调,人在街上行,常与流水相伴,人在睡梦中,静静聆听水声清韵。古城安静如水的岁月在这依山临水,纵横曲折的街道上流淌而过。

  当你站在丽江古城的任何一条小巷,总可以听到忽高忽低的潺潺流水声,它时而湍急,时而平滑,时而无声无息,但每一刻,它都在荡涤着你的心灵。

  纳西人家,有一年只睡一天懒觉聪明勤劳的女人,有吟诗写字弹琴品茶技艺灵动的男人。纳西女人,是雪乡的一泓清泉,一股清风,一团烈火,是玉龙雪山下一道人间永恒的奇丽风景。纳西男人,以文化科技人才、专家教授众多而名重于世,而这些俊杰人才以他们聪明才智,传承着纳西文化和发展。然而,托起他们的事业和人生光彩的,却是那些包括很多过去因没有机会读书而不识字的纳西女子柔弱而坚实的肩膀。她们肩担日月,力扛家园的重负,成就了纳西男人生命的辉煌。

  纳西人家,植养花草,如亲人,一生不弃,致于千秋万岁后,古城则在飞花处。清晨见古城,有生浓烟,升在空中,来也快,散也快,这样的味道,是古城的常景。来古城的人,每人都在这座古城,将自己的感觉搅碎了,那些碎片会飘落在古城的小巷中,和你一样唯一,一样美丽。

  纳西古乐、象形文字

  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在古城的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演奏纳西古乐最为著名。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铜经音乐》则原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丽江纳西式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热烈的赞誉。由于队员成员来自民间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纳西寿星乐团”的美誉。一天中午,我们在一间纳西民居里观赏了最古老又精彩的纳西古乐表演。

  丽江一带讫今流传着一种图画文字“东巴文”。这些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惟一活着的图画文象形文。东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样,也是一种宗教文化,即东巴教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其祭司叫“东巴”,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换言之,东巴文化就是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

  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像,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种符号图像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东巴文形成和发展历史久远,且一直使用至今,被称为目前世界上惟一存活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如仿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000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历史文化。其中称作《磋模》的东巴舞谱,包括数十种古乐舞艺术中,是极其罕见的珍贵文献。被誉为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对研究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彩云之南,话丽江。丽江,美在山水间,美在玉龙雪山下古色古香的纳西村落,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明、清时期市井繁华的风貌,远离尘世的侵扰,它的美丽清新脱俗,让人难以忘怀。走进丽江,就走进了一座悠闲的边城,感受着一种恬淡清静、从容不迫的心境。

  写丽江的优美散文随笔篇3:

  美丽的丽江

  1月25日,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二姨妈.二姨爹和我表姐,我们一起去丽江玩,我们7:00起床,7:25去机场。到机场了,我就看见一架架飞机,我们在飞机场吃了早餐,过了一会儿,我们就上飞机了。飞机飞上了天,在飞往丽江的路上,我看见有好多山山上有雪,我看见一座大山上有好多雪,我认为那座山是玉龙雪山,但是它不是。

  我们一从机场出来,就坐车去了观音峡,到了观音峡我们先去茶马古街,然后又去坐索道车,索道车它是从山下坐去山上,到终点了,我们下去了一点,看见那里有个水帘洞,然后我们去坐船。船坐好了我们就要去宾馆了,我们大约坐了30分钟。

  第二天,我们去爬玉龙雪山,等了一会才到我们,然后我们又等了一会儿,然后我们坐车到坐缆车的地方,然后我们坐缆车去玉龙雪山。到了玉龙雪山,因为我们买的氧气不够用,才一会儿,我们就下来了。

  第三天,我们去丽江古城,那里有好多东西,有:衣服.蛋糕.雪糕.披萨••••••我们玩到了晚上8点左右,我们要回宾馆了但是我们忘记了回去的路了,然后我们绕了一个小时才出去,回到宾馆就已经是9:00了。

  丽江真好玩啊!不信你去玩。

  
看了“写丽江的优美散文随笔”的人还看过:

1.关于丽江的散文

2.描写丽江的优美散文欣赏

3.写云南丽江的文章

4.云南游记随笔散文

5.关于描写古城的散文

2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