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孝道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关于孝道的散文篇1:孝道

  “百善孝为先”。孝是给父母端上的一杯茶,孝是对父母的一句问候,孝是陪伴父母的每一刻。孝,其实就是生活中,我们为父母做的点点滴滴。孝乃为人之本。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 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尊守的行为。

  从小,我们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成长的。随着时间慢慢长大的我,为能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心里特别的开心;没次听奶奶夸我的按摩手法非常棒,力度拿捏的刚刚好,心里就特别的美啊!守礼仪、尊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由古至今都是如此。

  古时有汉文帝刘恒,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古人如此之爱父母,我们更应该孝敬父母。我们虽不能“恣蚊饱血”,但我们总能“扇枕温衾”;我们虽不能“鹿乳奉亲”、“卧冰求鲤”,但我们总能为父母端上一杯茶。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它“唱”出了父母心中流露出的寂寞之情。应该多陪陪父母,让父母感受到他们的儿女在身边,很安全。这是孝。因为这样的话,他们才会有安全感。每个老人家都像小孩一般,让家人疼爱、关心,不想孤单。

  要记住:常回家看看!父母需要你们的陪伴。陪伴,可能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但对父母也是珍贵的,那也是一种爱的表达,孝的表达!

  关于孝道的散文篇2:孝道与道理谁该服从谁

  自从网络进入寻常百姓家后,尽管有“特色”束缚,可是仍阻挡不了国人对于传统观念的反思。只是几千年的封建桎梏,已经让国人的灵魂成为权贵阶层操纵的木偶,“爱什么”、“恨什么”都得奉旨。有网络观念认为,传统的儒家学说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因素。激进者,为之叫好;保守者,奋起痛斥;学者们,纠偏说要扬弃传统文化。叫好的说不明白为什么好,痛斥的也讲不清楚哪里不好,倡导扬弃的,也没有弄清楚哪些应该“扬”,哪些应该“弃”。

  “孝道”初觉深奥,深究便模糊,鉴别起来便简单了,就两个字“听话”。哪怕长辈胡搅蛮缠,你若不从也将遭到世人的指指点点。长辈的阅历丰富,他们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可是阅历产生的经验,是具有时效性的。然而,能够如此清醒认识的父母着实不多。在国人的意识里,为人子者,就要一辈子都必须听命于父母。哪怕作晚辈的指出长辈的过失,也是大逆不道。叫什么“子不言父过”。甚至作晚辈的若遇到同样的事,做法与长辈相反,都会被质疑是对长辈的大不敬。

  中国的教育缺乏社会性。其实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孩子,整个社会的成员都需要不断地接受教育。而我们的社会,除学校教育以外的教育,都处于没有具体明确目的,没有具体程序,没有具体执行群体的“三没”状态。缺少家庭主妇教育,缺少老人教育,缺少家长教育。

  细节决定结果,西人的观念恰恰明晰了孩子成长的细节与家长的责任。洋人“前三十年”的主动教育,决定了西方近现代社会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优势。西人家庭教育孩子,就绝不只是“听话”那么简单,更不允许暴力强迫孩子接受家长的观念。而是在孩子儿时就通过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利培养孩子的鉴别能力。西方社会的感恩观念,要孩子作为一个受益的个体公平地回报。孩子明确感恩对于自己有什么现实意义,懂得感恩的社会意义(参阅:《凡间诗话》话感恩)。说白了就是让孩子清楚,一个感恩的社会大家都是受益者;而中式感恩观念,忽略感恩观念的社会属性,目光只盯在施恩与感恩的个体互动上。这就是“大感恩观”与“狭隘的感恩观”之间的区别。

  大多数的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百依百顺的孝子,会象木偶一样任由父母支配。这同中国社会道德思维一样,通俗地说是一种只重愿望不重结果的意淫。所以中国的父母大多对子女的孝道满意度普遍不高,最终只能用“舐犊之情”自欺欺人,不敢验证子女的孝道能否符合自己的期许,害怕可能要面对的子女不孝的现实。

  作为一家人,儿女婚姻很有必要征求父母的意见。可是父母没有决定权。然而,中国的父母利用年轻人自立能力上的缺陷,常常以断绝经济支持为要挟,迫使孩子在婚姻方面就范。这在当今人类民主文明时代,仍然是华人世界的愚昧标志。有少许为追求自由爱情意欲挣脱家庭束缚的,母亲就会祭出杀手锏以死相要挟,那种“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了,你翅膀硬了,就不要这个妈了,我不活了……”的鬼话,是汉语里最无耻的要挟。完全不在意儿女的感觉,儿女在这样的父母意识里就象养的宠物,在意的只是宠物带给他们的感觉。“宠物”是没有资格谈感觉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观念直接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准,一个流行愚昧家庭观念的社会,是没有发展潜力可言的。“听话”的家庭教育,是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的。中国的孝道,若仍不能接受民主理念,的确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注释“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你小的时候,别人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对你高看一眼;能你长大了发迹了,父亲也老了,别人会看在你的面子上恭敬令尊。这话既有人生无常的意味,也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

  关于孝道的散文篇3:让孝道洒满学生心灵

  人的生命受之于父母,孝顺父母是人的本性,而且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孟子有句名言:“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对学生而言,立德树人,最好先培养其做一个有孝心的人,让孝道洒满学生心灵。

  孝道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之花,至今仍然流传下来很多耳熟能详的关于孝道的经典故事。“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哭竹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洒满学生心灵,是对学生最美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从小学会感恩父母,孝顺父母,善待至亲,尊敬长辈,关爱他人,做一个讲孝道,懂仁义,明事理的人,把中华孝道文化和孝行美德传承下去。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孝道文化开始被人们漠视、遗忘、冷落,将孝顺父母抛掷脑后。尤其学生鲜有人心存善念,感恩父母,代之以离经叛道;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不懂爱惜父母的血汗钱,互相盲目攀比,大肆挥霍,花父母的钱如流水,毫无羞耻之心;更有甚者稍不满足,对父母横加指责,有的还爆粗口;有的学生不爱和父母交流,更听不进去父母的好言规劝;有的更是连父母年龄、生日都不知道,从没想过给父母送生日礼物,而一味向父母索要自己的生日礼物;有的学生没给父母洗过一次衣服或脚;有的对父母的善意批评,无动于衷,置若罔闻,仍然我行我素,让父母黯然伤神。总之,现在部分学生心中没有了父母,唯有自己,只想伸手索取,不想回馈父母;不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鲁迅曾说过:“不孝顺的人是世界上最可耻的人。”但我们不能把不孝顺完全归咎于学生。我们认真反思其原因,我们热衷的教育什么时候开始,让孝道文化远离了校园,走出了学生教材,远离了课堂,最终也远离了学生心灵。当学校教师两眼紧紧盯住学生分数的时候,急功近利的思想就蒙住了我们的慧眼,也冰封我们聪慧的心,而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忽视了做人的本性——孝道教育,即使偶尔也喊几句响亮的口号。如今我们的老师中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孝子,家长中又有多少人是孝顺的典范,有多少家庭的家风中还传承着孝道。空穴老人,伤心父母成了一道时代灰色风景。

  也许学生从家里得到孝道的熏陶少,在学校里受到孝顺的教诲少,那么怎么能指望学生们都是小孝星,孝顺美德少年呢!有了孝顺的缺憾,没有好的孝顺氛围,那么学生身上自然少了孝顺的美感。立德树人,行孝育人,让孝道文化真正走进家庭,走进校园,走进学生心灵,家长和教师责无旁贷。种下善的种子,收获善的果实,播种孝心的种子,自然也会收获孝心的果实。因此,只有教师具有孝德,才能让孝道装满学生心灵,孝道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要素,正如古语所云:“百事孝为先。”

  

3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