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描写孝道的散文 描写孝顺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描写孝道的散文篇1:孝

  在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孝,这个水分子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滋养着每一个善行仁德的贤君雅士,从盘古开天,到今天科技社会发展的每一步,孝都没有离开我们半步,没有孝,人类社会的文明就无法体现,伦理道德就会沦丧,人类就难以生生不息。孝以尊为基础;孝以礼为准则;孝以让为宽宏;孝以慈为高贵。小孝爱家,福泽家人,社会安定;大孝爱国,遵纪守法,天下太平,国运隆盛。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个残酷的哲理名言,时刻提醒着我们,孝是一张不能延期兑付的的支票;孝是一张不能延期履行的合同。在一个家庭里,在一个家族中,没有了孝道,也就没有了尊重,没有了以尊为基础的孝,家庭很难和睦,家业难以兴旺。当今社会,人类为了推动社会的高速发展,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北漂南行,产生了很多的孤守年迈老人,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变得很小一天两天,我们就走到了边陲,跨出了国门,由于距离的产生,孝行之心难以履行,新兴的科技为我们解决了鞭长莫及的问题,一个电话,一个远程视频,一个手机银行,一个ATM机的操作,拉近了我们与耄耋之龄老人的感情距离,让空巢的老人不再孤独寂寞,不再为生计而发愁,我们所传送的并不是简单的关爱,而是上一代人精神上的渴求,心灵沙漠里遥远的绿洲。社会的飞速发展,让我们与老人之间对审视问题产生了代沟,我们无法改变老人对现今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用礼让体现你的宽宏,孝在你的礼让中得到了升华。孝让我们懂得尊重,用谦让用微笑面对每一个亲人,面对社会,我们收获的不也是祥和与长辈的慈爱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推崇二人世界,认为这样,可以缩小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减少两代人之间的感情摩擦,这种生活方式有可取之处,但是从长期看这是一种错之又错的生活模式,无论是二人世界还是三口之家,无尊老之行则无挚友,敬老之礼仪而不顾的人,何人敢推心置腹而深交。孝是对下一代言传身教的影响,孝是一种粘合剂,它拉近了两代人三代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孝敦促我们为人类发展的延续而生生不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而无继,孝从何来,寒天问冷暖,病榻半杯茶;后而有继,却由于种种原因远隔千山万水,常回家看看变成了一种奢望,岁月的更迭染白了长辈的乌发,时光的利刃在老人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记载岁月的年轮,反哺变成一种期盼,残酷的现实任凭这种期盼在无限制地膨胀,一直膨胀到岁末年初时新春佳节的短暂相聚。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无行孝之举,则无和谐之状。子不孝父之过,女不贤母之错,身教胜于言传,无论是在尊老敬老的言行上,还是在社会的交往中,都要告诫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重要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孝心,收获了社会的赞与许家庭的和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品行不是一朝一夕改变出来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岁月潜移默化影响而形成的,人尊人为上,礼让礼在先,孝是家庭幸福的音符,孝是家庭快乐的乐章。

  描写孝道的散文篇2:我的孝道观

  我仔细的阅读了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个感动;一个故事,就是一本教科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人更需要人们的关怀,在生活条件逐渐富裕的今天,好多老人缺少的不是金钱和物质,他们缺少的是心灵的关怀,他们害怕孤独和寂寞,极需要和晚辈情感交流。

  可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年轻人忽视老年人的存在,认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了老人,便是孝顺了,殊不知,老年人同样需要交流,同样渴望情感的关怀。对老人冷漠,无视他们的存在,其实也是一种暴力,一种家庭冷暴力,孝顺老人,关心老人,这是一种天职,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论你工作有多忙,不论你与父母相隔多么遥远,都要在节日的时候,在双休日的时候,在父母想你的时候,需要你的时候,回家看看,不需要带更多的礼物,父母只是想看看你,听你谈谈工作,听你谈谈家庭,这就是他们心灵最大的满足!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让自己心灵得到很大的震动。她说,孝顺长辈要乘早,不要等到了长辈不在的时候,空留遗恨!那时的后悔比什么都心痛,以前,一直认为自己父母身体尚健,不需要时时去探望他们,总是找种种理由,为自己不去父母那里辩解,现在想起来,觉得很是对不起他们,父母是那样将我时刻挂在心上,不需要我的任何礼物,只望着我去看看他们。是的,父母是伟大的,无私的,但又是孤独的,寂寞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他们,敬他们,就是这样,我们也永远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其实,天下的父母是最能理解和体谅孩子的。无论你是多大的官,还是世间潦倒人,无论你是百万富翁,还是穷困贫子,在父母的心里,你都是父母的骨肉心血,你富了父母的也不想贪,你贫穷爹娘的也不嫌弃。唯一的一点就是孩子有孝心即是最大的安慰也。你有钱就多给,这也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钱少少给,父母也不会责怪,也不会有怨言。没钱哪怕买个小礼品、哪怕是爹娘爱吃的一块饼、一条鱼甚至一粒糖,也是孝敬之心,父母也是高兴的,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如此宽仁也。再退一步,你实在没钱也没关系,因为孝敬父母,并不完全在于钱物礼品,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关键在于你的孝道是否真心、诚心。

  我认为:孝顺父母不一定要有钱给父母才是孝心,而最重要的是做子女的要有孝道、要真心爱父母、让他们欢悦、心喜、享受天伦之乐,哪怕你没钱没物,也应给精神上的奉献,天下第一快乐事,首数父母俱存。要知道父母恩深终有别,父母之年,日日减少、年年不多、渐至哀老,近在眼前。如若父母百年之后,想尽孝道都来不及、后悔都太迟了。所以做儿女的应该在父母有生之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孝顺父母,从物质上、从精神上、从生活上、从心底深处去关爱自己的父母。

  我们都知道,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父母为儿女所付出的心血、付出的千辛万苦、难以用语言表达。我看过一篇小说,里面有一句话说: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六十岁时,还能和父母一起吃饭。多年来,每当想起这句话,都有那么一种说不出的伤感,人生斯美的有些壮烈,时间如云一般飘过,再也无法找到如父母一样无私无微待你的人。而自己,能做的又有多少呢,我和夫君最简单的就是,每周一定抽出时间带着礼物,回家陪老人吃顿饭。陪老人聊聊天,帮老人拖拖地、洗洗衣服;甚至是帮老人洗一次脚……在老人的心中,一周最期盼的一件事,也是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这个家族中的十四口人的团圆饭。别看是行动不便的老骨头了,但却赐给我们后人一种对家的向往和亲近。

  描写孝道的散文篇3:说孝

  唐代有个媳妇,人称唐夫人,是个极孝之人。她每天早早起床梳洗整洁后,恭恭敬敬到婆婆床前请安,帮婆婆穿衣服梳头发,再把婆婆扶到厅堂给她洗脸呼吸新鲜空气。婆婆老了没有牙齿,无法进食,连稀饭都吃不下,唐夫人就用自己的乳汁喂婆婆,婆婆不吃,觉得这样苦了唐夫人,唐夫人就说:“母亲你年轻的时候抚养孩子们很辛苦,是孩儿们吸干了你的乳汁才变的这么老了,现在你年老体弱,我们不照顾你,岂不是连动物都不如吗,你看那小乌鸦都知道找虫子给妈妈吃呢。你如果不吃我的乳汁,是我的罪呀”,说着就掉眼泪!婆婆心痛媳妇,感动的像小孩子一样也流着泪说:“我不知是那世做了好事,才修来你这么个好媳妇,我吃就是了。”婆婆也因此几年下来都很健康。后来,婆婆生病弥留之际,拉着唐夫人的手说:“媳妇儿,你对我的恩情,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的,我只希望以后你的媳妇孙儿待你,就像你待我一样,我就心满意足了!”唐夫人的孝心恭举被她小小的孙儿记着。后来,唐夫人年老,她的孙儿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还给她讲笑话故事听。

  这个故事出自《孝经.乳姑不怠》篇,姑是指婆婆的意思。由于人物关系复杂,不便细述。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村里有一位姓阳的婆婆,听人说她年轻的时候是远近出了名的悍妇,吵架没有一个人能赢她,可以连骂三天三夜不休息。她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读了书,有正式工作;二儿子读书不多,外出打工;三儿子读书最少,在家务农。阳婆婆最喜欢有工作的大儿子,分家的时候,把好东西都分给大儿子,其他两个儿子都很不服气,三天两头的吵架,婆媳母子间彼此嫌恨,一大家人常常闹得鸡犬不宁,吵得不可开交。

  有一天,三儿媳妇去了娘家回来,跲进院子,就开始指天划地的噘黄昏腔:“哎呦,我家有只老母狗哦,心不平哦,心是牛屎粪里上出来的,分家不分东西给我,把好东西分给自己爱的媳妇,我们不是媳妇,孩子他爹也不是人养的,是老母牛屙出来的,个舅子烂婆娘,不得好死!”

  阳婆婆听不下去了,气势汹汹地从屋里跑出来,手里拿着扫帚指着三媳妇噘道:“你个舅子雷打火烧的,天收的,你不孝敬我,还想我分好东西给你,你自己没有本事,你俩口子要是有本事,我还不是分好东西给你。你左一个我没分东西给你,右一个我没分东西给你,你嘴里吃的是屎啊,你煮饭的锅是谁给你的,好啊,你这个烂妇人,不识好歹,我就让你不知好!”说着跑到三媳妇屋里揭开锅盖就要掀锅。三儿子见状,不让掀,那三媳妇在一旁帮腔:“让她掀,让她掀,掀了看我们会不会饿死!”阳婆婆本不太想掀,听得这话,雄赳赳地掀起锅就往屋外走,看见院巴边一块大石头,朝那大石头砸去,“哐当”一声,打得粉碎烂。

  傍晚时分,三媳妇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手里剥着汃红苕吃,又看看大石头旁边的烂铁锅片,突然开口就噘:“个舅子烂二块妇人,想饿死我哟,没门!老天菩萨他不让我死嘛,你以为没有你那破锅,老子就会饿死,饿不到,饿不到哦,老子还不是晓得烧汃红茹吃,日你家先人板板都没好呢,良心太丑了!”这夜婆媳俩噘到半夜也不罢休,后来下起了夜雨,双方才休战。

  没过几年,大儿子得病死了,大媳妇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也顾不上阳婆婆,一大家人彼此又生疏了许多。

  阳婆婆七十多岁的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没有房子住,寄居在大媳妇与二媳妇家房子的链接处的缝隙里,用玉米杆遮风、用晒天(晒天:方言,一种晒谷物的工具,竹子编成,像席子,比席子大。)挡雨、用烂铁盆当锅做饭、用稻草当床睡觉。天冷的时候,挨着羊睡觉取暖,经常穿得又脏又破背着背篼,牵着两只羊在乡间小路上采撷野菜。有人看不下去,送去食物和衣物,她三儿子看见了,就说:“你算什么人,是她儿子吗,多事想屁吃。”旁人也是爱莫能助,也有人说她活该,是年轻的时候自己造孽太多,现在在遭报应!

  阳婆婆死的时候没人知道,是给她渥暧的那只羊跑到孙媳妇家门前不停地叫唤,才引起注意的。时值寒冬,阳婆婆的身体冰硬得跟个什么似的,缩成一团,僵在稻草窝里,一双手满是血,手里紧抓着碎竹片,晒天被扯得破烂不堪,掉在地上的碎竹片扫起来不止一铲。

  《弟子规》上说,亲爱我,孝不难,亲憎我,笑方贤。想想是很有道理的,如果长辈痛爱我,我就孝敬他,这跟商场买东西有什么区别,老板给我商品,我就给他钱,这不成了交易了吗?如果长辈讨厌我,我依然不记仇恨,还毕恭毕敬的孝顺他,对他好,这才是孝道的真正体现。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舜很能干,是远近闻名的贤人,小时候娘亲死了。他父亲瞽叟是个瞎子,心肠及其恶毒,重新娶了老婆之后,听信谗言,对舜的打骂更是家常便饭,舜依然听话孝顺他们。帝尧知道舜的贤能,想考验他,就送了一些牛羊财物之类的给他管理,他都做的很好。帝尧想把王位传给他,但还是不放心,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媖嫁给他以再考验。舜的后妈生了个儿子叫象,也是个嚣张跋扈、心肠恶毒的人,看见自己的两个嫂子娥皇和女媖嫁貌美,口水一直流到了脖子上,于是联合自己的母亲和父亲想方设法害死哥哥舜,他的父亲也很讨厌舜又嫉妒他的财产,此举正合他的心意。

  有一天他们家装粮食的仓库有点漏雨,舜的父亲就让舜爬到房子上去修补,他爬上去刚开始修补,父亲和弟弟象就在下面放火,想把他烧死,舜急中生智,用两个斗篷当翅膀,跳下来得以逃脱。父亲和象不甘心,又指使他去挖井,待舜下去开始挖的时候,他们就在上面一个劲儿的往井里填土。

  象觉得哥哥这次是真死了,就把财物分给父亲,两个嫂嫂归自己。正当象进屋去想搂抱娥皇和女媖的时候,舜从门外走了进来。象见了哥哥,心虚害怕,就说:“哥哥,你回来了,弟弟正在这里想念你呢!”舜说:“真是这样吗!”

  后来,舜坐了天下,并没有嫌恨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依然和以前一样对他们好,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还封弟弟象为诸侯......

  
看过“描写孝道的散文”的人还看:

1.描写孝道的经典散文欣赏

2.关于孝道的优美散文

3.有关孝的优秀散文欣赏

4.孝道感想散文

5.传统文化有关孝的散文

38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