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关于写读书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关于写读书的散文篇1:浅谈读书

  最近,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关于读书的主持人公益广告,做得非常好,看后受益匪浅。李潘说:“与读书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白岩松说:“在读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郎永淳说:“阅读让内心强大,能勇敢面对抉择和挑战。”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着很深刻的哲理。

  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与读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读书有关,因此,读书是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咿咿呀呀学语的孩子,其父母就开始对他进行书本教育了,教他数数,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从此这个孩子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的一生是离不开书的。一个孩子从小热衷于读书,可以让你待人接物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很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让人感觉你知书达理,倍受人们的喜爱,你进步了,正如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先生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时也会从中感受读书给你带来的益处,你会感到很幸福。同时,读书可以使你从小就变得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懂得用智慧去战胜对手,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你又在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你会倍感信心倍增。

  “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丰富了你的知识,增长了你的才干,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无穷力量。这种力量一直在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这一切都是“书”在陪伴着你,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都是我们从小接受的谆谆教诲,从进入校门读书那天起,父母、老师经常会拿这些来教育你,加之中、高考独木桥摆在你的面前,所以只能每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然读书不是万能的,一旦书读出来了,那也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你事业上有一番成就,家庭幸福美满的时候,闲暇之余难道你就不去想一想你的这一切不要归功于读书吗?难道你不感觉是读书使你很幸福吗?!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你别忘了读书可以让你从书中获取如何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苦和挫折的方法。这时候你可以去读一读《名人传》,她可以让你从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更让你明白,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谛克式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悲剧,才能帮助你担当起命运的磨难;你还可以再去读读海伦凯勒那些真实而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受遭受不济命运的人所具备的自强不息和从容豁达,从而让你在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运真正的主宰者。书籍可以给予你希望和勇气,知识就像润滑剂将慰藉缓缓注入人们干涸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在书籍的带领下,你就会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你的心灵也将渐渐充实成熟,在你获取成功的经验时,你会倍感幸福。

  关于写读书的散文篇2:读书与人生

  我们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学传承的作用愈加凸显,我们有责任拾起自己的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信息收集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于后人。国学的传承重在继承国学精神,而非形式上的模仿。

  经常有人言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其实个中自有深义,苏辙在某篇文章中说,孟子曾夫子自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文章便凸现出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的磅礴征象,太史公司马迁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一个治学者在走精专之路的同时,还能博观约取,兼具杂学,明乎“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的道理,想来即是自我玉成的最佳前提。

  宋代《神童诗》中30多首,第一首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充分地体现了自宋代读书已经是很重要的事,至今也影响了我们1000多年。

  世界上有两门课:一门人文,一门科学,那些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大师们,留下的珍贵遗产就是书,我们要想了解、传承和发扬就必须读书。而读书的方法,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自学和读书习惯的养成。中国是文明古国,了解、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用“扬弃”的态度、“拿来主义”的精神对待祖先留下的文化资源,既是对传统的尊重,又是对现实需求的积极回应。

  庄子曾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意思是:油脂在柴火上燃烧,油脂烧完了,柴火也燃尽了,但火却可以传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庄子解读了中华文化延续的玄机,在于薪火相传。传承的主要途径在于阅读,因为书本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积累。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孔子主张多读书,并注意兴趣培养,还发现了一个规律。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一点不如喜欢,喜欢不如以之为乐。喜欢一个事即使再累也沉浸在享受中。

  人类之所以是万物的灵长,区别于草木禽兽,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有语言文字,书籍则是文字的载体,翔实记录着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

  在我看来,读书首先是一种灵魂生活,也是调养心性独观众妙的一种悟道方式,同时还是通向学问渊薮的唯一门径。人类的精神谱系及文化气脉需要爝火相续的传承,一个不读书的人侈谈什么开宗立派显然是“野狐禅”,妄自立说,断非正确、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国学热”,如穿汉服、行跪拜礼、让孩子背“三字经”等,这说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斩不断的,它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国学热”也体现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需要。但国学是什么,它的传承之路在哪里,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说起读书,我经常想起:“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这句话说得真好。

  就“国学传承”而言,我个人分了三个角度。在学术角度,加深对它的研究,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行业角度,提炼东方智慧,将国学思想融进企业管理之中,提高企业的凝聚创新力;在社会角度,从社会生活入手,以文化和艺术的形式开展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活动,进而提升民众的民族认同感、自信心和归属感,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

  现在,图书市场琳琅满目,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但我认为,读书重要的是思考,不仅要思考书里的内容,还要思考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正面的能量。书,对人的精神引导很重要,读书万不能跟着流行趋势走,对于那些可以帮助、指导我们的书要看,培养良好的道德和独立的人格才是读书的目的和重中之重。

  关于写读书的散文篇3:谈读书

  前段时间,心比较浮躁,对事物的欲望也强烈很多,与人谈论的话题,都是关于金钱,名利。不久,这种话传到了老师的耳中,于是老师在课上谈起了蔡元培,说道;大学的性质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是君子之学,不是让你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培养人文精神。我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因为大学时光是属于自己的,连这段时间都这么职业化,目的心地读书,那么,到了忙碌的社会,安静,悠闲地读书,是不是成了一种奢侈。

  夜晚,与幽窗帘中,想了两个问题,读书到底为了什么,我们该怎样读书。

  鲁讯文章中说道:嗜好读书。如爱打牌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地打,被公安局抓进去后,放出来继续打,但是真正的打牌,不是在赢钱,而是在有趣,懂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张摸起来变换无穷,所以读书也一样,它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有深厚的趣味,自然也能丰富精神,增加知识。还有在[喝茶]一文写道:喝茶当于瓦房纸窗下,清泉绿茶,素雅陶瓷茶具,同二三人真饮,得半日之闲,可低十年尘梦。读书于此相差无几,一本书即是一个世界,得书中半日之闲,可唤醒十年真理。

  读书能使人变美,但总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不然颜值这个新名词就冒不出了。现在的社会,人们太在乎外在的美。就比如以前的中国人认为四合院是美的,因为它的价值观念可以说是儒家的核心价值。。。。孝道。而现在却跟着老外的高楼大厦,这个大厦我就不知道他的核心价值。不过我是赞成读书使人变美这观点,就我这几年来说:读书使我气质改变了,境界高了,心胸开阔了,人也善良了。人的气质,善良,孝顺,难道不是人间最美丽的。

  我们该怎样读书呢?我自己是个学生,本来就没有什么资格谈论。那就随便说说,纯属个人意见。

  鲁讯又说过,读书,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引,结果往往会弄到骑着牛回走,读书因该要自己观察,不能让别人的评论影响到自己的见解,读书也不能光顾着读自己专业的书,也要涉及其他行业的书。就像吃饭一样,不能光吃一样菜,要多种菜配合,这样才会均衡体内的营养。

  读书,要则二选之,对有些书,粗略看几眼就好。而有些书就不一样啦?它的智慧渊博,不仅能在生活里指导你,还可以陪伴你大半辈。读书,要精读,因为一本书可能是作者一辈子的领悟,我们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里读懂它。怎么样的精读法呢/第一先看下目录,先让脑子有个对本书大概的印象。第二了解作者的生活的年代,以变更深的了解。三 再就是一张张仔细的阅读。四 第一便,看完以后,要多次温故。我记得有一个报导,一个医学博士被外科医院拒绝,原因是研究生学的内科,博士学的整形外科,内科的屁股没有坐稳,跳到整形外科给人开刀,还不医死人。读书也一样,要精读,不是穿了一件僧衣就成了佛陀。

  读书,要联系生活,活学活用,不能纸上谈兵,2000千年赵括的教训已经够惨痛了。总之这就是我的想法,不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书方法,我只是简单陈述我的意见而已。

  

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