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怀念孔子的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孔夫子爱音乐,爱读书,爱育化众人,爱看人间的欢乐。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怀念孔子的的散文篇,欢迎大家阅读。

  怀念孔子的的散文篇1:谈孔子仁学中的“德”

  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节欲观已沉淀为中国人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并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走向是一种内敛的发展方式。然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儒家文化与孔子的思想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为儒家文化经过历朝历代的变更,与孔子原初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出入,在所有儒家经典中最能反映孔子仁学思想的莫过于《论语》,其中出现“仁”的章节多达五十九处,而每次孔子对“仁”的解释又不尽相同。孔子强调士人要积极出仕,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强调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德治。他认为统治者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同时以仁政,富民、利民等政治伦理思想为统治思想。作为一种思想伦理体系,孔子的仁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当今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德”字的使用溯源: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为政》)。但孔子“德”的含义是什么呢?在孔子的观念中,“闻道”难,“知德”不易。《卫灵公》记载:子曰:“由,知德者鲜矣。”孔子既然说“知德者鲜矣”,可知,孔子是把“德”的范畴当作一个高、难、深的学问看待的。“德”字在《尚书》中频繁出现,至春秋时代使用仍相当普遍。但孔子认为,真正“知德者”很少,这就说明,孔子之所谓“德”与当时该字的普遍使用义有所不同。搞清孔子“德”的使用义,当从“德”字的造字意义和使用含义的变迁谈起。

  “德”字从其象形义看,是“按直道行事”的意思。后来,又有把“德”写成“餿”者,如《说文》中说:“餿,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心。”亦即“直心而行”的意思。再后,才演化为现代文字的“德”字。对“德”字义的注解,有从其音释者,如《礼记·乐记》中说:“德者,得也”。但如何解释这个“得也”呢?《释名·释言语》中说:“德者,得也,得事宜也。”这似乎与“义者,宜也”中的“义”的含义差不多。段玉裁注《说文》“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德”释义时说:“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意思是说:“德”是发自内心的或由衷地向别人传送幸福的行为。

  现代人对“德”的普遍理解多是“外得于人”的那层意思,而对于“内得于己”这层意思则常常忽略。段注以“身心所自得”来解释“内得于己”,有模棱处。末学认为,真正合乎哲学伦理学意义的一则注释,当是《礼记·乐记》中所说的“德者,性之端也”。“端”是端倪的意思。“性之端也”,应当是性发用的行为表现的意思,即是指那些本质的、反映着现实人性的行为表现。“性”与“德”的关系,在哲学上是本质与能够反映它的现象的关系;在心理学上是心理基础与能够反映它的行为表现的关系。我国传统哲学爱谈体用关系,依此来看,那就是“性”为“体”而“德”是“用”了。

  《论语》有“德行”一词,顾名思义,即是指符合“德”的范畴的行为。由于古代文言的简约,又往往把“德行”简称为“德”,如“民德”、“君子之德”、“小人之德”等。

  怀念孔子的的散文篇2:与孔子聊天

  聊天,是许多人都做过的事,可是,与“文圣”——孔子聊天。那可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了,我就有那么一次不寻常的“经历”,记得……

  那天,我正津津有味看着《先秦诸子》这本书,随便一翻,正好翻到孔子这一页来。这使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他老人家为什么会成为一代“文圣”与“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医圣”张冲景,“诗圣”杜甫,齐名呢?难道有什么学习的好方法?我脑海中的问号像开水上翻滚的气泡那样多。时间到了,我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甜美的梦香……

  醒来之后,我发现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儿没有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是一座座矮小的茅屋,也没有了汽车在马路上疾驶而过的声音,而是一阵阵清脆而又悠长的马蹄声。城市中钢筋水泥筑成的建筑,却化成了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真美啊!”我不禁发自内心地赞叹。

  这时候,从我身边走来一位弓背的老人,只见他右手搭在身后,左手不停的抚摸这他那长长的胡子,对我和蔼的说:“你是何许人也,为何出现在此乎?穿着如此奇特之人,一定有一个不平凡的经历乎?说来听听?”

  听完这段话我呆住了,“又一个咬文嚼字的老秀才,晕啊!还好我平时多看书,对文言文还有一些了解。”

  我连忙答道:“在下乃闽中郡,福州府,长乐人氏。敢问老者是?”我满头大汗,心想:“刚才的话简直是乱答一通,不知会不会露出破绽。”

  “在下姓孔,名丘,可叫吾孔丘。”老人彬彬有礼的答上。

  我恍然大悟,“原来您乃大家孔子啊!失敬啊!在下久仰先生大名啊,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我的心砰砰知跳:“刚才的那关总算过去了。可是,第一次与大家对话,紧张啊!没办法,只好把古装剧的台词照搬了。”

  “哪敢,哪敢。老夫我称不上大家,尔的穿着与在下的有天壤之别,真是奇特啊。尔似乎有问题,能否与在下说说?孔子回答道。

  “孔老真是谦虚啊!正如满招损,谦受益。令人刮目相看啊!大家不愧为大家,在下是有问题,敢问孔老,您为何有今天的成就呢?能否请教一二呢?”我反问道。心想:生搬硬套不是权宜之计,先引入主题再说。

  “这个其实很简单。学习之道也,先学自觉,如不自觉学习,尔必成不了大器,赠尔两句: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

  “小生谢过孔老赐教。”我彬彬有礼地回答道。

  突然,我的眼前一片漆黑。等我醒来以后,我才知道刚才的事是做梦啊。但是,那句话已经被我深深的印在脑海中了。

  看一看时间,上学要迟到了。我慌张的背起书包,急急忙忙地赶去学校去了。一路上我一直回想着那个梦,和那一句话。

  怀念孔子的的散文篇3:孔子故乡之旅

  因为奥运会的原因暑假已经过去一半多了,我还是一直自己呆在家里,不能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在家里闷坏了,就向妈妈提议去孔子的故乡曲阜这一文化圣地,为什么去曲阜呢?因为它是伟大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出生地,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我想去体验一下它的古老悠久及文明,妈妈同意了。

  早晨我们一家人早早的起了床,迎着朝阳赶往曲阜,一进入曲阜一个巨大的用石头雕刻的孔子列国行的图像扑入眼帘,只见四匹骏马两脚高高抬起,黑色的鬃毛随风扬起,瞪大了眼睛,很有气势,孔子及其弟子站在车上,两手紧扶马车,聚精会神的看着前方,栩栩如生,让人感到面前的石像仿佛就是古代的至圣孔子,随后我们进入了市区,眼前呈现出了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建筑,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四周全都是绿树,空气十分清新,转过一个弯后眼前景色大变,原本冷冷清清的街道现在变成了一条狭窄的小巷,一条古老的城墙展现在眼前,城门洞里人山人海,爸爸对我说:“这里不能开车了我们先做三轮车去孔林,我们坐上了三轮车,顺着小巷来到了孔林,一到孔林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石门,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万古长春”,这是乾隆皇帝亲自书写的,表明孔子留下的文化瑰宝将永远的传下去,永远不会凋谢,孔林的门前有许多棵巨大的松柏,听导游讲,两旁的树平均年龄都有一千年了,这是在孔子去世的时候栽种的,我忍不住赞叹:“这千年的古树就像孔子的学说一样常年碧绿,无论什么季节都会是一片绿色,让人们铭记在脑海里。”这是我们一家人曲阜之游的刚刚开始,我相信孔子的文明文化肯定会牢牢的刻在我们的心中。

  

32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