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回忆母校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在梦里为何总能想起在母校时阳光灿烂的日子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回忆母校的散文篇,欢迎大家阅读。

  回忆母校的散文篇1:回忆母校

  1981年的高考,我没有考上大学,来到余干第一中学学习,余干一中的学习使我眼界大开,我常常从这一年的学习中想到了电影《人生》中高家林看画报的场景。

  是的,到了余干县一中,我获得了一个在县城站脚的平台,虽然那时候的寝室并不宽敞,但是光线很不错,我第一次有了在县城长住的机会。县城的环境虽然和省城无法相比,但是在我这个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眼里,余干县城乃至于余干中学就像是天堂。有了余干一中这个平台,我几乎逛遍了余干县城的每一个地方,我到得最多的还是东山岭半山腰的图书馆,在那里,我可以看到几十种画报,几百种杂志,后来有了借书证,我可以到上几万册书籍的书海中徜徉。这样,我的眼界得到大幅度的扩展。

  实事求是的地说,余干离南昌很近,当时的交通不是很优越,但是,余干一中的教学水平是很高的。特别是语文教学水平很高。记得当时有一个语文老师祖籍在广东,叫刘淦林,据说是大学老师,后来下放到余干一中教书。大学语文老师教中学语文,不说是杀鸡用牛刀,起码也是绰绰有余。我是听过刘老师讲课的,刘老师不但天庭饱满,十分帅气,十足一副教授气派,他的课也的确讲得很好,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写作课更是高屋建瓴,娓娓动听,以至于我工作以后长期喜欢写作。余干一中的科学实验氛围也十分浓厚,生物实验做得很多,显微镜的拥有率挺高的,几乎每八个学生可以使用一台显微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余干一中的物理实验,当时有个物理老师,好像叫张寿福,人长得很精干,他的物理教学在全地区都有名气。那个年代,物理老师主持的大型物理实验常常在校外的广场公开亮相,特别是激光实验,更是让同学们趋之若鹜,一个学年内居然做过两次激光实验。当时的校长叫江昆山,据说是名牌大学毕业,这还不算,这位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据说插秧还特别快,这让我们学生娃娃们领略到了十分全面的人格力量,我们也深深地学会了:做人要像江昆山校长一样,能文能武,不但能够饱读诗书,而且要亲民爱民,勤于劳动。

  总之,余干一中短短一年的学习,给我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忆母校的散文篇2:我的母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岁月流水般躺过我梦幻般的心灵,如诗如梦的小学生活挥手与我告别,别了,我全心爱着的母校。

  回忆过去,甜甜的相思忘不了,我们的回忆一直触动我的心跳。暮然回首,我已不再是当初的小同学了。校园内的一草一木更在似水流年中慢慢改变。

  记得刚跨您的大门,我还是一个年幼无知的孩童;而当我走出您的怀抱,已成为一位满怀报腹的少年。

  我舍不得给以我的启蒙、给以我知识、给以我教育的老师。正是他们苦口婆心的教育我们,才使得我们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正是对老师的真实写照——他们在那平凡的岗位做着许多不平凡的事,他们为祖国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

  我舍不得给以我无穷无尽乐趣的同学。是他们在我忧愁时为我解闷,在我伤心时给我安慰,在我遇到难题时帮我解答。

  昔日那不太显眼的小花小草,此刻却格外艳丽、格外迷人。啊!母校的花草,我依恋着你们。

  昔日那陈旧零乱的课桌椅子,此刻却如此光亮、如此整洁。啊!母校的桌椅,我依恋着你们。

  昔日那干净宽敞的过道教室,此刻却更加美丽、更加崭新。啊!母校的大楼,我依恋着你们。

  母校有我拼搏的足迹,有我奋斗洒下的汗水,有我愉快时的欢笑,也有我难过时的眼泪。母校啊,我是永远不会忘记您的!

  回忆母校的散文篇3:母校的回忆

  不知不觉中离开西阳中学已经二十余年了,虽说送女儿到母校时,母校早已变了模样,但对母校那份感情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那时的母校虽然名叫西阳乡中,却只有六个班,初一至初三,每个年级两个班,没有围墙的几排瓦房显出母校的寒酸与贫瘠,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全校师生拼搏向上,锐意进取的热情。要知道我们去的那一年全县中招成绩中前十名,母校占了七名,使母校一下子声明远扬,使得一些县城的孩子托关系到母校上学。

  那时的生活是艰苦的。那时吃饭要票,从家里带来麦子换成饭票,再拿钱买一些菜票。早饭一般是甜汤,一两饭票一碗,五分菜票就可以买到多半碗熟菜,中午一般都是稀面条,二两二分一碗。那时二斤饭票一角钱我就可以用一星期,早饭和晚饭的菜是从家里带的腌咸菜,馍也是从家里带的。每周三下午学校会放一晚上假,好方便学生回家拿馍拿菜。当然这是方便学校临近几个村的,远村的一般周三是不回家的,我家离学校二三里地,有时候晌午放学就能回家吃饭。

  那时的饭菜比较单一,学校只有一个食堂,两三个人做饭,放学后排队买饭,总有高年级同学插队,低年级学生敢怒不敢言,再加上有时候饭做的少,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我们刚去那会儿,英语老师怕我们吃不上饭,早自习只要是英语,他总是会提前五分钟放学,所以我们只要早自习是英语课就不会担心吃不上饭。因为排队吃饭打架也是常有的事,直到学校后来安排老师轮流维持秩序情况才有所改善。

  那时的住宿条件非常艰苦,寝室里没有床,我们只能睡地铺,就是在地上排一层砖,上面铺一页竹席,再铺上被褥,后来竹席烂了,被褥就干脆铺在砖头上,硬的硌人。夏天蚊子多,常常睡不着觉,冬天冷时就两人结合,一人睡一头,通腿暖和。记得我们班有位同学老尿床,冬天没人和他通腿儿,他又怕羞不愿意晒被子,每天被子褥子都是湿的,而且特别难闻,他却一直坚持了三年,这一切丝毫不影响他的学习,他的成绩总是班里最好的。

  那时的老师特别负责任,要求也特别严,学习不好或者犯错误,老师体罚学生是常有的事,即使老师下手再重,学生回家也不敢说,即便是说了,家长也不会到学校找老师,反而会说老师管的严是为自己孩子好,所以那时我们一般都是特别听老师的话。那时我们的思想都还比较幼稚,男生与女生很少说话,老师排座位一般都是一男生一女生坐一张桌,为的是上课少说话,我们都很单纯,男生和女生很少说话,我因为是班长和女生交往多了一些,就被一些同学传闲话,尽管老师事后批评了那些同学,但男女同学交往的还是不多。

  那时我的作文特别好,我们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杨素云杨老师,她和我一个村,而且又是近邻,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特别照顾。杨老师给我们作文的评语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我的作文每次都是优,在每周的作文课上,我总是被她叫起来,把自己的作文念给大家听。为了提高大家的作文水平,杨老师让我们大家记日记,而且每周还要检查,作为语文课代表的我为大家收发日记作文一直三年,以至于后来我只要看到字就能说出是谁写的。初二时,我心血来潮,组织几个同学,办起了报纸,杨老师很支持我们,给我们提供纸张,名字叫《自学报》,尽管是手抄报,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应有尽有,再有爱好画画的同学配上插图,很得同学们的喜爱,以至于邻班的同学都到我们班参观,赞不绝口。

  初三时,学校专门为我们毕业班增加了写作课,由张世俊老师为我们讲课,那时他是我们学校的校长,他的课生动有趣,他讲到人的哭时,说有声无泪称之为嚎,有泪无声为泣,有泪有声才能叫哭,很是生动形象。有时他将自己发表的文章和我们分享,有时他拿别人的文章帮我们分析其中的写作手法,告诉我们如何审题,如何开头、结尾,总之听他的课永远都是一种享受。

  “爸爸!快走!”女儿的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望着母校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干净整洁的学生公寓,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校园,我为母校的变化而高兴,同时也为女儿能成为母校的一员而自豪……

  

3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