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 > 文学体裁 > 散文 >

留守儿童的散文

时间: 超财2 散文

  留守的儿童,留守的心,等着远方的思念,等着远方的关爱。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留守儿童的散文篇,欢迎大家阅读。

  留守儿童的散文篇1:留守儿童的梦想

  人有时会面临一道沟壑,跨不过去是一种不幸,不跨过去是一种更大的不幸。

  ——题记

  在这儿,不会有霓虹的闪亮,只会有昏黄的灯泡一明一暗;在这儿,不会有华丽的高楼,只会有破烂不堪的帐棚摇摇欲坠;在这儿,不会有母亲暖暖的话语,只会有不远处大黄狗惊心的吠叫……

  曾经,在山野的风中,我奔跑着,是向远处还是未来?在多少个长长的冷夜,当万家灯火都已熄灭的时候,我会蜷缩在角落里,听所有山头发出阵阵冷笑。此刻,我梦想着有一天,我会躺在那所谓“席梦思”的床上,听母亲讲故事;我想上学,我想穿新衣服,我想当一个城里人……

  再次被风吹醒,我来到这儿,这个城市的尽头,我变成一个留守儿童.

  于是,第一次看见“巨人”似的摩天大楼,第一次看见四个轮子飞速行驶的玩意儿,第一次看见城里繁荣的街市。我不懂在车水马龙的地方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白道道,想不通城里为什么看不见牛,更不会知道父母每天被包工头压迫着的煎熬……从城里人异样的眼光中,我知道了我和他们的中间,有着一道无法逾越的沟壑,那边的盛世繁华,只会是心中永远向往的梦。这个梦,深深地烙下痕迹。

  放学回来,和着咸菜嚼馒头,甚至还有泪;半夜惊醒,在深蓝的没有星星的夜空下,想着父母在工地忙碌的情景,悄悄起身,为凑齐水电费去翻垃圾箱……

  渐渐长大的我,正接近着那道沟壑。虽然我还在苦恼中忙碌,虽然我还在艰难中支撑,虽然我还在恐惧中担忧,即使有这么多“虽然”,但是,当新的太阳照向这座城市,还有这个城市的尽头,当他们手拉手走进校园,我坚信,我,终将会成为他们……

  通向人类真正伟大的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

  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我会走到这条路的尽头,那个时候,便使我站在那边,回望沟壑和这边微笑的时候。

  留守儿童的散文篇2: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留守儿童——冰冷的名字,亲情饥渴,冷漠的面孔,在孤独中轮回,在苦海中磨砺。饱含多少辛酸,掩盖多少无奈……

  据调查我国现有留守儿童5800万之多。每每看到或听到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心情都会异常紧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孩子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没有及时的管教和引导,导致了行为的偏离轨迹,给社会带来了不良隐患。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无法避免的严重社会性问题,没有家庭的教育是不健全的,让他们过早的承担不属于他们的负担,感觉世界的灰暗,缺少父母的呵护,过早的品尝生活中的哭和痛。

  父母模糊的身影,只能在睡梦中浮现,内心的孤单徘徊,激起他们对生活的敏感,自卑,一片茫然,稚气的脸颊再也荡不起笑的涟漪……

  每每看到父母的背井离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真想自己有双隐形的翅膀,飞过高山,飞过海洋,飞到母亲的身旁,飞到父亲的怀抱,感受那久违了的亲情和甜蜜,这些在普通家庭是多么容易,可对于留守儿童是多么的奢侈,多么享受,多么遥不可及。

  风雨中的哭泣,苦海中的磨砺,造就了他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再苦再难也要守望梦想,再冷再黑也要放飞希望……

  他们的父母奔走在异乡的繁华都市,让城里的马路更干净,让城里的环境更清新,让祖国的发展更飞跃,军功章也有他们的一半。

  为了社会的和谐和安定,请将视线转向他们,请将温暖的双手伸向他们。让他们不再迷茫,不再徘徊,不再自卑,不再孤独……

  同在一片蓝天下,让他们活出自己的精彩,与时俱进愿与弥香,为他们撑起那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留守儿童的散文篇3:让留守儿童有个温暖的家

  在叶县水寨乡,侯召然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因为他一手创建了奥琪尔留守儿童实验学校,给当地留守儿童建了一个温暖的家。

  为使留守在家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生活,务工返乡青年侯召然于2007年7月投资80多万元,在本村西南地建起一所占地16亩的留守儿童学校。四年来,侯召然看着这360多名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快乐的生活、学习很是高兴。他常说,只要留守在家的孩子不孤单,在外务工的父母不为孩子犯愁,自己付出再多与无怨无悔。

  11月12日,将近中午的时候,在叶县水寨乡奥琪尔留守儿童学校的食堂里见到了校长侯召然,他正忙活着和各班的班主任一起从锅里把饭盛到大红饭桶里,菜盛到菜盆里。他介绍说,孩子们小,吃饭、睡觉样样需要照顾,饭菜都是他和班主任端到教室,给孩子们一一盛到碗里,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吃饱吃好,安心学习。晚上睡觉,每个宿舍都有两名陪护的老师,给孩子们整衣掖被。平时,衣服脏了烂了,有老师给孩子们洗洗缝缝,我们这里的老师都很认真负责。自从他建校以来,除了特殊的事情外,他都在学校里,领着老师们围着这些孩子们转。

  水寨乡是一个劳务输出大乡,该乡常年在外务工有5000多人,全乡有800多名孩子留守在家。

  侯召然在外务工多年,他和其他农民工一样把孩子留守在家。他说,孩子们长期和父母分离,做父母的总是对孩子有一种愧疚感,他了解到一部分孩子长期留守在家已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在外挣钱是为了生活更美好幸福,不能因为只挣钱而耽误了孩子的将来。家乡有这么多留守在家的孩子们,总得有人去照顾他们的生活,于是他就开始去做这件事。800多名留守在家的孩子个个都需要去照顾、关爱,现在,他只是一个开始。

  该乡霍姚村12岁的霍启龙,父母都在深圳务工,小启龙和爷爷奶奶在家生活。小启龙爷爷说:“孩子才3个月大,儿子媳妇就外出务工了,孩子变得任性孤僻,把我和他奶奶都快着急死了,真怕落下病了,多亏了召然这孩子回来办了这留守儿童学校。小启龙送去后,没想到孩子很快就变过来了,现在爱说爱笑的,可活泼了!真给我们帮了大忙。”如今在这个学校里,有很多像霍启龙这样的留守儿童在这里健康愉快地学习生活着。

  侯召然是叶县水寨乡留侯店村人,今年36岁,中共党员,1993年7月初中毕业,因为家庭贫困无法读书。1994年初他外出务工,通过亲戚介绍来到福建一家服装厂,由于他工作踏实认真,很受老板的喜爱,不久,老板让他做管理工作,可是这项工作因知识不足他不能胜任。“在外务工期间,遇到很多理想的工作机会,可就是知识不足。知识不足是我最大的缺憾。现在我再也不能要孩子们也像我那样有缺憾”侯召然说。

  1998年,侯召然只身一人到北京一家空调销售公司务工。一次外出为客户维修空调,公司要求他们写一份故障报告,这下可难住了他。打工期间所遇见的这些事,让争强好胜的侯召然很苦恼。

  1999年,侯召然来到西安,开了家经营服装的门店,由于善于经营,生意很好。这期间,他结婚生子。2006年,留守孩子该上小学了,可偏偏又遇到村上的小学合并,孩子上学需要去三五里外的邻村。为了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一年里,孩子的爷爷给孩子转了3次学校,可是最终也没有给孩子找一所理想的学校。春节回来过年,侯召然了解到,周围村庄有很多像他的孩子一样的情况。“一定回家办一所留守儿童学校,照顾这些最需要照顾的孩子,不能让孩子们也像我那样有缺憾。”侯召然对笔者说,“在外务工他吃尽了知识不足的苦头,再也不能耽误孩子们上学了。”于是,他就开始和妻子商量返乡建立一所留守儿童学校。

  2007年,侯召然处理了西安的生意回到家乡,筹划起了办留守儿童学校的事。

  办校又谈何容易,他的妻子宋晓霞说,他们俩个在外务工这么多年,很不容易才攒下50多万元,如今把钱都拿出来办学校,让她很舍不得,可是看着他那股热心劲,不忍心拦他。建校需要很多钱,可是他们钱不够。才买的奇瑞车是侯召然的宝贝,可是为了凑钱办校,侯召然还是狠狠心给低价卖掉了。7月,侯召然投资80多万元的叶县奥琪尔留守儿童学校建起了。

  侯召然说,他对教学一窍不通,是个门外汉。可是他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高薪聘请来优秀的教师,让教师们不但负责教孩子们知识,而且认真做好孩子们的心理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度过愉快的童年。

  为了让出外务工的父母放心留在家乡的孩子,侯召然给每名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在档案里详细登记着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联系方式、家里状况等,在学校还安装了一部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学生随时可以和父母通电话。学校的老师定期都对留守儿童学生进行家访。夸子营村马永胜的母亲因遇车祸留下后遗症,父亲又经常外出务工,爷爷年龄大了,无人照管。走访的老师知道后,把马永胜做为学校的特殊学生来照顾。马永胜父亲马绍军说:“出去打工最不放心的就是孩子,也知道孩子上学很重要,可是也没有办法。现在孩子在学校里有老师这么细心的照看,这让我一百个放心。”

  问起侯召然四年来办校的感想,他说,“返乡办校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实现我的一个心愿。每次在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上,家长们对我赞不绝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侯召然倾心办留守儿童学校的事广受乡邻们的赞誉,他成了乡邻们眼中的好人。该县妇联、工会、教育部门和水寨乡政府在政策范围内,给予了侯召然大力的支持。他们给孩子们送来了图书、电脑、健身器材等。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平顶山市妇联授予侯召然“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今年7月他也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成了一名中共正式党员。

  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个温暖的家,侯召然甘愿付出!

  

34387